更多网上媒体 企业频道> 商业资讯 > 正文

在阿胶“老字号”里掘金

1
青岛新闻网 2011-11-07 14:06:19 聊城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始创于清代道光十六年的东阿润惠堂,是目前仍活跃在人们视野之内、屈指可数的几家“老字号”熬胶作坊。其第九代传承人任世斌运用现代科技,以巧妙的市场运作模式,在短短几年内硬是将这一“老字号”打造成了拥有5家子公司,销售额达7000多万的现代化阿胶生产企业。任世斌成功从“老字号”里掘金的创业史,一时间在东阿传为佳话。“任总,我要的那批货准备得怎么样了?您再不发过来,我这可要断货了。”“最近生产线吃紧,您要得量又大,实在是没办法,还请谅解。”11月1日,记者来到以润惠堂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东阿修元阿胶集团总部采访时,虽已近中午,任世斌仍在忙碌地接听全国各地客户打来的电话。“最近推出的几个新产品,市场需求太大,客户们都想提前要货。”任世斌一边解释,一边邀请记者坐下。

  自西汉《神农本草经》有记载以来,阿胶炼制至今已2500多年。如何将阿胶源远流长的炼制技艺与养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任世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汉唐时东阿阿胶就已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明清时期阿胶作坊出现,东阿境内几乎“村村点火,户户熬胶”,当地人流传“金小城、银河坡、顶不上东阿县的破胶锅”之说。“我的父辈自创立润惠堂以来,所制作的阿胶一直都是上乘阿胶的标准。1920年,还率先发明了阿胶糕,开创了中国阿胶养生食品的先河。”任世斌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由于不适应现代市场环境,东阿不少“老字号”挂牌歇业,先后退出阿胶市场,其身后所蕴涵的阿胶文化也慢慢被人们遗忘。

  为守护传承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胶制作技艺,任世斌毅然放弃了在北京所喜爱的工作,回到东阿从父亲手里接过重振润惠堂的重任。“只有彻底冲破阿胶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转化瓶颈,‘老字号’才可能重焕生机。”随后,任世斌以润惠堂为核心成立了东阿修元阿胶集团,在充分保留阿胶正宗制作技艺的同时,充分融合现代科技元素,研发了一系列符合消费者口味的阿胶产品。“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一种即食阿胶,开袋便可食用,彻底消除了阿胶产品无法随身携带的缺点。”任世斌告诉记者,仅这一个品种,在湖南的年销售额就达上千万元。“目前,大多数阿胶企业仅仅把阿胶作为一种单纯的食品来生产,对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任世斌表示,他准备借助现代科技,继续解密阿胶养生治未病的社会价值。同时,以阿胶为载体,充分挖掘传承千年的中医养生文化。

声明:青岛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QQ:858509738 邮箱:qyqingd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