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医院缺血成常态 献血点少献血车上街如打游击

来源:青岛早报 2011-11-05 06:42:14

  早报讯 献血车没有固定停靠点,无奈只好采取“打游击”的方法。记者从昨日举行的《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若干规定》立法调研座谈会上获悉,青岛市去年临床用血32.8吨,临床用血供不应求现象已经从偶发转变为常态,导致许多择期手术不得不延期开展。市中心血站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的献血屋建设比较滞后,献血车停靠常受限制,无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

  多处重要献血点被取消

  市中心

血站党委书记陈同华介绍,医疗救治用血80%来自街头无偿献血,可我市的献血屋建设远远滞后,2003年曾经在李沧区商业区租赁房屋当献血屋,可随着商业区改造,只存续了三年就取消了。目前在延安三路和胶州路租赁的两处献血屋,位置不明显,一旦租赁关系结束也会受到影响。另外,采血车多设在商业繁华地段,受到人为因素和相关部门管理权限的影响,常常受到阻碍和限制,无奈采取“游击”停放,市民经常找不到采血车。

  “多处重要的献血停靠点被取消,很多道路并不允许车辆停靠。”陈书记说,采血车停靠在别家单位前,需要得到单位领导支持,如果换了领导就需要重新协调。另外,采血车内有空调、仪器设备,需要外接电源,即使附近单位给予接电配合,但因负荷较大经常出现跳闸。

  仅有1.12%青岛人献血

  近年来我市临床用血需求明显增长,1998年为16吨,到2010年已经达到32.8吨,增长一倍多,随着床位增加和市民医疗需求增大,预计到2015年临床用血总量还要增加10吨。而由于临床用血供血不足的频率增加,许多择期手术不得不延期开展,仅能满足临床急救用血。据了解,我市的人口献血率并不算高,仅有1.12%,而且献血者在市内四区和崂山、城阳比较集中,五市的人口献血率均低于1%。

  在人均用血量的统计中,全市人均用血3.76毫升,其中市内四区和崂山、城阳人均用血量为5.82毫升,而全国人均用血量为2.88毫升,我市临床用血每年都在以10%的比例增长,2007年至2010年的用血总量分别为26吨、30.24吨、32.7吨和32.8吨。为了提高人口献血率,血站有关负责人希望能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加科学正确的献血宣传,以保障全市临床供血不受影响。(记者 陈珂 摄影报道)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题难倒家长 老师称上课没听讲
下一篇:双层巴士开夜车辐射黄岛 昼逛黄岛夜赏老青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