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实录初中生一天的作息:孩子你睡够了吗

来源:-- 2011-10-30 09:22:18 字号:TT

  

青岛论坛网络调查结果:71.68%的网友表示孩子作业要到晚上10点左右完成,难以保证9小时睡眠

 

每天5点45分,青岛的顾先生开始起床做饭

    【编者按】本网“中小学课业压力调查”系列报道发布以来,受到网友的热切关注。近日,市民顾先生给本网发来自己的生活笔记,精确记录一名初中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调查显示,这名初一学生每天学习12个小时,睡眠8个半小时,而活动时间仅有45分钟。

    一个样本当然不能代表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全貌,但是网上展开的调查问卷则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2632名家长参加的调查中,有51.98%的家长表示孩子放学后几乎没有时间玩耍,38.15%的家长表示孩子很少有时间玩耍。

   【中小学课业压力调查之六】

    冲锋号从每天5点45分响起。

    事实上,由于每天早起,顾先生已经形成了一过5点就醒的习惯,醒来后无法再睡,也不愿起床。在床上迷糊一会儿,用手机听听音乐,等到闹钟一响,必须起床了。

    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打开炉子,先烧两锅水,打上面糊。一锅用来煮稀饭,一锅用来煮鸡蛋。

    在烧水的时间里,顾先生洗脸,刷牙,都是在厨房进行,为了看着粥别溢出来。

    一周前,顾先生的起床时间是早晨6点,6点半叫孩子起床,7点20左右到校。可是这样还比别的同学晚到一点,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一家人咬牙决定,把起床时间再提前一刻钟。因为路上会遇到两个红灯,可能就会耽误几分钟。早起一会就能保证早到几分钟。

    这样精准测算出来的起床时间是:爸爸5点45分起床做饭,孩子6点15分叫醒。

    

 
稀饭还烫,倒在盘子里凉得快些

    清晨是孩子睡得最沉的时候,被叫起来的时候孩子无精打彩,草草洗一把脸,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发怔。妈妈看稀饭还烫,喝不下去,干脆倒在盘子里好凉得快些,一边剥鸡蛋,掰成小块塞进孩子嘴里。这样可以节约早饭时间。

    早饭并不可口,但是没有办法。妈妈对孩子的食物要求很苛刻:看了地沟油的报道,禁止了爸爸在外面买油条、馅饼等油炸食品;火腿、香肠的曝光也很不少,于是也撤出了孩子的早餐;本来是每天一包牛奶的,可是三聚氰胺的报道也出来了。速冻水饺、馄饨也因为肉馅问题,统统被逐出了餐桌。

    食品安全问题把家长从消费者逼成了生产者。这家人已基本不在外面买熟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自己买面炸"面鱼",这是早餐的主食;买粗粮熬粥,买牛肉酱煮——毕竟,牛肉还不像猪肉那样被曝光出瘦肉精、病死猪、注水肉等太多的问题。

    但问题是早餐常年千篇一律,孩子也没啥胃口,草草吃了两口,稀饭也没有喝完,再吃上几片苹果就行了。家长顾不上收拾碗筷,忙碌地穿衣背包:"书包都收拾好了吗?要不要带乒乓球拍? "钟表已经指向6点40分了。

     爸爸拿了车钥匙,背上书包拎着垃圾袋,先抢下楼去扔了垃圾,发动车子,在小区里绕弯调过头来,这时母子俩也收拾停当到楼下了。

    上车,加速,妈妈在副驾驶座上观察指挥:"快一点儿,还有10秒,这个绿灯能过去!""别减速呀,那么老远呢。"爸爸则不满地抱怨:"每天都搞得这么火急火燎的,就不能早起十分钟?" "这是谁的车?这么窄的道也能停成这样,堵车了——"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是8点半上课,8点一刻到校即可,那时早上的时间还比较充裕;升初中后加了早自习,到校时间一下提前到了7点10分。顾先生家距离学校仅15分钟车程,孩子都要6点15分起床,那些距离学校更远的择校生、没有私家车接送的孩子,肯定要起得更早。

    紧紧巴巴赶到了学校,7点10分,没有迟到。顾先生开到单位,7点25分。偌大的办公楼空空荡荡,除了睡眼惺忪的保安。没有单位的钥匙,无法进门,他在走廊找一个沙发坐下,打开手机看看新闻,等待单位开门。    

    “长期这么早送孩子,我都快神经衰弱了。”顾先生告诉记者,“全国的单位一般都是9点上班,为什么初中生就要7点10分到校?难道孩子不是更需要充分的睡眠?”    

    顾先生说,平均每天3小时的作业,让孩子一般都在10点多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睡眠也就是8个多小时。他质疑说:学校让孩子晚睡早起,目的不就是让孩子学得更好?可是,在长期疲惫的、超负荷的压力下学习,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真的能起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吗?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