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寡居数十年的李启明成了青岛城区年龄最长的“空巢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为老楼居民的悉心照料,寡居数十年的李启明成了青岛城区年龄最长的“空巢老人”。在今年我市“敬老月”活动启动前夕,记者昨日来到市南区安徽路30号一栋老楼上,见到了今年已经98岁的李启明老人。“这十多年来,老人虽然时常生病,但有了邻里的照顾,一直好好地活着。”黄岛路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文积在感叹老人顽强生命力的同时,也对 98岁老人寡居老楼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安徽路30号院,一听是来找李启明老人的,住在后院年过九旬的张秀云马上拄着拐杖从屋内走出,急忙将李启明居住的房间指给记者看,“我因为腿脚不便,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去看她了,你见了她一定带我向她问好啊。”言语之中,充满了关切。 李启明老人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除了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等简单家具外,没有别的物件。房间墙壁上挂着几张照片,这表明老人虽然寡居,但还有多位亲人,只是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 “李奶奶刚刚睡下,由于最近她小脑萎缩,老人的睡眠特别少,刚刚好不容易才睡下。”平常负责照料老人的吴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老人已经老年痴呆,很难与旁人进行言语交流了。因为有人精心照料,房间收拾得也非常干净,老人的衣着也很整洁。 “老人今年98周岁了,寡居已经数十年,唯一的女儿在美国。”王文积告诉记者,老人还有两个外甥女在北京工作,因为没有直系亲属在身边,老人常年一个人生活。 记者从老龄部门了解到,虽然没有比较精确的统计数据,但98岁的李启明应该是城区最年长的寡居老人了。“因为我市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百岁老人长寿补贴申报,目前申报的百岁老人中,没有独居的。李启明老人接近百岁,估计应该是最年长的独居老人了。”老龄部门相关人士分析。 爱心互助成为佳话 因为老人不能言语交流,记者已经无法了解到老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想法和意愿,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启明老人寡居的数十年时间里,无论是生病还是需要其他帮助,楼里的邻居们都给了众多帮助。“八旬老人照顾九旬老人”成了安徽路30号院的一段佳话。 在同一院子里,前些年年过八旬的孙文繁老人和年过七旬的叶引年老人,几乎每天都会到李启明房间内坐一坐,聊聊天。她们作为同一楼院的老姊妹,给了李启明老人不少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如今李启明不能言语交流,孙文繁也耳聋得比较厉害,而叶引年也因身体状况,不能像以往那样经常走动了。”王文积说,近年来李启明老人因为有一对年轻夫妇悉心照料,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 邮递员夫妇爱心接力 王文积所说的年轻夫妇是市邮政局投递员王中伟和他妻子吴女士。王中伟照顾李启明,还要从1994年8月的一天说起,刚刚当上投递员一个月的他把老人的美国来信送到家中时,见老人走路颤颤巍巍,又寡居在家,王中伟就产生了帮助老人的念头。 1997年,老人因心脏不好住进了医院,没人照料,王中伟每天下了班就往医院跑,给老人送饭、陪床,和妻子一起给老人换洗衣服,还让妻子每天给老人擦洗身子。如今,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王中伟在老人家的旁边租了房子居住。因为老人时刻都离不开人,王中伟让妻子辞职了,一心照顾老人。(记者 刘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