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500吨废油入境查出致癌物 1升可污染百万升水

来源:青岛晚报-- 2011-08-13 17:57:34 字号:TT

废油在青岛市黄岛检验检疫局人员监管下被依法退运出境

  记者昨天从山东检验检疫局获悉,山东口岸首次截获了打着“燃料油”幌子入境的28个集装箱的固体废物。日前,山东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协助企业对外协调、司法交涉,货值约125万元的有污染环境和致癌危险的“废油”,在青岛市黄岛检验检疫局人员监管下被依法退运出境。

  露馅◆◆◆

  单据上发现“蛛丝马迹”

  近日,青岛某报检公司申报的一批“进口燃料油”引起了检验检疫审单人员的注意。货物的单据显示,该批货物申报重量为502.152吨、货值195839.28美元(约合125万元人民币),存放在2744个闭口钢桶内,整整装了28个集装箱。

  细心的审单人员进一步发现了三大疑点:货物申报价格为每吨390美元,明显低于当时正常燃料油每吨420美元左右的价格水平;发货人给收货人商业发票中的开户行,与合同中发货人开户行的信息不一致;商业发票、箱单、品质报告中的信用证受惠人与补充合同中的信用证受惠人不是同一个公司。

  此外,检验检疫人员经查询还发现,该批货物发货方有经营再生燃料油的项目,其再生燃料油为循环使用的回收油。结合审单过程中发现的诸多疑点,检验检疫人员密切监视该批货物的动向,货物到港后立刻实施了全程监控。

  调查◆◆◆

  现场验货发现“神秘液体”

  不久,检验检疫人员对该批货物进行了现场检验。发现该批货物包装物申报为闭口钢桶,实际上使用的却是回收利用的旧桶,桶身品质及颜色不一,无统一标识,部分桶的外面还带有锈蚀、油污,多数桶上还印有原用途时贴上的危险品标识。现场取样时发现,桶内的油状物颜色不一,有黑色、墨绿色、深棕色等;共同特点是不透明,黏度小,沉淀物多,气味特殊,混杂着煤油味,部分桶中还有股清洁剂气味。

  这些桶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液体?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黄岛检验检疫局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检测◆◆◆

  原是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接下来的四天里,经实验室检测发现,部分样品的检测值与正常进口的燃料油数据相悖,表明该批货物存有异常。经指定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属性鉴别,送检样品为回收废油的混合物,属于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检验检疫部门人士介绍,固体废物是指已使用过的由矿物油或合成油、油罐内残余物、油和水的混合物等组成的半固体或液状物体。按来源主要由两大类组成:交通运输废油和工业废油,主要包括汽车、船舶、航空器等;而工业废油主要来源于大型工矿企业,包括矿山、冶金、汽车制造等。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固体废物被国家列入第三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

  处理◆◆◆

  装上巨轮被退运出境

  黄岛检验检疫局随即对该货物做出了退运处理决定,并书面告知当事人。经过漫长的对外协调、司法交涉等途径,日前,随着“KON-STANTINA”货轮驶离青岛前湾港集装箱码头,这批“废油”终于在黄岛检验检疫局检的监管下被退运出境。

  据悉,该批货物是山东口岸首次查获的以燃料油名义进口的大宗固体废物,也是商检、动植检、卫检“三检合一”,全面推行“一次报检、一次取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卫生除害处理、一次收费、一次签证放行”的管理模式以来,山东检验检疫部门首次截获的入境“废油”。

  山东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介绍,黄岛口岸是我国进口油品的主要口岸之一。近年来,他们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排查隐患点、监控可疑点,严防固体废物非法闯关,维护好国家的环境安全。记者 孙成富 李树海

  一大桶废油可污染3.5平方公里水面

  一升废油可污染100多万升淡水,相当于14个人一年的饮水量。据山东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介绍,废油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如果把废油倒入土壤,可导致植物死亡,被污染的土壤内微生物灭绝。一大桶(200升)废油流入水体,能造成3.5平方公里水面的污染。由于油膜的阻断,水中氧气得不到补充,会直接导致水生植物的死亡。废油所含的氯、硫、磷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它在土壤和水体中,对人类和生物都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实验证明,如果废油中的有毒物质通过人体和动物表皮渗透到血液中,并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各种细胞丧失正常功能,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和突发病变的化合物。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