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浮山北麓垃圾山变花果山 现自然生态美景(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1-07-18 06:19:43
青岛浮山北麓变花果山

 

青岛浮山北麓原垃圾遍地

  本报讯 60岁的宫发龙住在青岛浮山北麓对面的浮山后六小区,他天天到浮山上取水,眼见着这半年来浮山一天天变干净、变漂亮了:“以前下雨后没法上山,现在修了水泥路,把浮山四通八达连起来了,安全性提高了;以前道路两边都是建筑垃圾,苍蝇蚊子特别多,一到晚上5点钟,就不敢上山了,现在干净了,我用小车推着孙子天天来玩;同时花、果树增加了不少,景观

多了,老年人有地方玩了。”去年12月以来,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使浮山北麓由“垃圾山”变成了“花果山”生态园。

  据了解,在浮山果艺生态园建设开展之前,由于浮山北麓土地性质归社区所有,居民为了获取土地收益,把土地转包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一方面,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部分居民以收购土方垃圾盈利,导致浮山北麓成了“垃圾山”。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垃圾总计达几百万方,不仅阻塞了山体的水道,而且使土地形态发生了变化,山体绿线逐渐缩小,市民们反映强烈。

  去年12月份,市政府实施了浮山果艺生态园建设,该项目被列为今年市政府四项综合整治工作“保护母亲山”——浮山综合整治行动的一项重点任务。浮山果艺生态园按照自然性、生态性、公益性的原则,规划为 “一线三区四谷”,“一线”指银川西路绿化带,在原有绿化带基础上通过增绿补绿实现绿化品质和效果的提升;“三区”分别为果树园艺区、运动体验区和山林保护区,在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山林、果树、苗圃等用地和生态环境基础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原有果林、丰富植物品种,增加休闲设施等手段,打造综合性、开放性、群众性的生态园区;“四谷”是在山林地势陡峭的区域通过绿化改造,建设四个特色植物景观区。经过半年多的积极推进,果艺生态园的建设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整个浮山已累计拆除各类房屋约1.8万平方米,通过清运、改造、防护等措施清理了全部垃圾;园区6.4公里的道路桥涵工程基本完成;已建成17个果品园,共栽植果树8000余棵;银川西路绿化带已基本完成施工任务,园区绿化共栽植乔木1万余株及大量地被、灌木等植物;7处水系改造项目建设也已全面展开。园区呈现出园路畅通、花果连片、绿树成荫、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象。市浮山管理处副主任侯旭东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山上的垃圾阻塞了泄洪渠道,遇上大雨,山上的渣土滚落到银川西路上,有的时候半幅马路都被遮盖了,严重阻碍了交通;如今通过水系改造工程,大大缓解了市政管网的泄洪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浮山果艺生态园建设创新了改造模式。市城市园林局副局长、浮山管理处主任吴琛告诉记者,鉴于浮山山林的集体性质,市政府本着尊重历史、创新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在现有土地条件下,政府出资建设、社区参与管理,实现“自然保护、依山就势、生态恢复、惠及民生”共同目标的工作思路,以浮山后社区为试点,由市政府负责投资基础设施及果园、绿化建设,社区企业集中经营管理,园区全面对外开放,实现了“两个不变、三个调动”的经营管理体制,即在保持土地性质、权属主体“两个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利用社区的组织经营能力、充分调动引导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达到了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果艺生产与园林绿化相结合的目的,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双赢。(记者 刘丽娜)

-

相关阅读

上一篇:本2批填志愿今最后一天 招办估省内高校分数线
下一篇:安利环保嘉年华公园将登陆青岛 开启碳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