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监控出血性腹泻 尚未发现输入性感染病例

来源:青岛晚报 2011-06-13 15:54:21

    晚报讯 记者上午从市卫生局部门获悉,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做好输入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防控工作。记者了解到,岛城的各大医院也都建立了肠道门诊密切监控。截至目前,我市并未发现输入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已经加强病例的监测,发现出血性腹泻、腹痛病例,或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临床表现的病例,须询问近期有无赴德国或其

周边国家的旅行史。一旦发现有上述临床表现且有旅行史的患者,会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并留取粪便及其他相关标本以备检测。疾控机构在核实病例信息后,则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并开展实验室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阳性标本,将第一时间送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

    卫生部门特别同时提醒,2011年4月以来有赴德国及其周边国家旅行史者,如出现急性血样便腹泻、腹痛或无尿、少尿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告知旅行史。近期赴德国旅行人员,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暂时避免生食西红柿、黄瓜及生菜等。如生吃瓜果蔬菜,务必彻底洗净;凉菜、肉制品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和存放;不要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接触动物及其粪便后要彻底洗手。

    卫生局还表示,小摊大排档制作的一些特色熟食和凉菜不具备加工条件,常因加工或贮存不当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这些大排档多缺少防尘、防蝇、防鼠、冷藏等卫生设施,造成尘土飞扬、苍蝇叮爬,极易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卫生部门提醒市民,要到具备一定卫生条件的大排档就餐。 (记者 田 璐)

    相关链接 七八月肠道传染病高发

    每年七八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按照国家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医院均会开设肠道门诊。拉肚子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所以相关症状病人要去有专人、专室、专设备,24小时值班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第一时间监控到可能出现的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甲肝、霍乱等,由不同的病毒和细菌传播。

    专家介绍,通过食物、水、接触都可能造成大肠杆菌的传播。其中,食物是主要途径。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是食源性疾病。这次欧洲发现的豆芽,动物来源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牛奶、奶制品等也会成为传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动物屠宰过程中,这些食物更易受到寄生在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污染。

-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新锐观察:青岛建置120周年 网友感受百年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