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购物卡实名将重洗利益链 专家称操作还需细化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2011-06-01 12:20:13

    核心提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等七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下简称《意见》),首度对一直“地位未明”的各种商业预付卡进行了规范,要求建立商业预付卡购卡实名登记制度。《意见》一出即成为市场热点,其触动了几方利益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黄牛党抓狂

    端午节临近,这本来是倒卖购物卡的“黄牛”们收卡的黄金季节,但在青岛延安三路经营一家

礼品收购店的卢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卢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端午节购物卡回收生意冷冷清清,成交量还没有去年同期的三成。

    成交量低,主要是因为回收价低。据了解,受购卡实名制影响,原本畅销的超市购物卡回收价格从去年同期的九二折,降到了现在的八五折。

    据卢先生介绍,回收价低是因为有部分持卡人受“购物卡实名制”的影响,在5月下旬大量抛售购物卡,造成幕后的收购者现在囤积大量购物卡,手里无钱可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收购者感受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始持币观望不肯轻易出手收购。

    新规中“实名制后随时可以挂失”这点对黄牛来说也是致命的,因为如果消费者先是把卡卖给“黄牛”,随后再办理挂失,那“黄牛”手中的卡就变成“废卡”了。同样的,如果“黄牛”手中的卡是来自小偷偷窃所得,只要受害者一挂失,卡同样不能用,万一受害者报案了,情况可能更复杂。

    “实名卡收吗?”5月26日,沈阳支路上一家回收各种超市或商场购物卡的烟酒店里,记者问店老板。店老板干脆地说:“实名卡不收!卡上登记的是购卡人的信息,他要是申请挂失或注销,商场给他退钱,我这边不抓瞎了?”记者又咨询了几家回收购物卡的小店,店主均表示拒收实名卡,甚至有人表示,若新规真执行起来,他们就要另谋财路了。

    从发卡商家、售卡机构到购卡者、倒卖卡的黄牛,一个稳定的利益链条已经形成。从“黄牛”的“危机感”来看,此次《意见》出台,或将对此利益链产生影响。

    商家隐性融资渠道受阻

    在以购物卡为载体展开的利益链条中,最大的获益者自然是发卡的商家。

    在岛城各大消费场所,几乎所有的品牌连锁商业企业都配有专属的购物卡,而各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店也时常推出自己的VIP卡,最常见的就是大量在市场上流通的美容美发、休闲娱乐、健身美体等预付卡。若《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贯彻,显然对发卡商家尤其是商业零售企业构成较大冲击。

    据了解,目前,发行购物卡已成为商业零售企业的一条“隐性融资渠道”。购物卡是一种预付卡,出售购物卡能够让发卡商家获得巨额的现金流,这些资金也就成了发卡商家的“零息贷款”。此外,消费者因为购物卡过期、遗失等而无法收回的卡额,或是为图省事而放弃的卡内余额等,也都将沉淀为发卡商家的利润。

    同时,购物卡也已成为不少零售企业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据粗略估算,目前国内大百货公司的销售收入至少有20%来自购物卡,山东地区虽不如北京、上海多,大概也要达到15%左右。

    据记者观察,25日《意见》一出台,便在股市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国内许多商业零售板块个股就出现了大幅下跌,百联股份、友好集团等分别下跌4.52%、9.00%,其效力可见一斑。

    期待政策细化

    购物卡一方面满足了消费便利的要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另一方面,随着发卡量膨胀而引发的社会腐败现象,使它饱受诟病。如何规范预付卡发行机构,一直以来都是非金融企业监管的难题。

    以青岛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市的购物卡市场保守估计在每年10亿元左右。庞大的购物卡发行量变相增加了市场货币流通量,干扰了金融秩序。

    也许是由于新规的实施细则尚未公布,5月29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青岛市多家商场的购物卡发行部门,得到的答案都是购物卡仍可用现金或刷卡、银行转账,并且不需要提供任何证件。

    青岛大学金融系讲师邹立明说:“实名制是提高购物卡支付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实名制的背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数据库的支持等等。而且实行实名制,在操作中会有不少的难度,商家是否会尽责核对身份信息?相关部门如何实施监管?这都需要在技术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本报记者 白晓)

-

相关阅读

上一篇:青岛成立首支女子城管执法队 成员均为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