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创建文明城> 新闻速递 > 正文

海泊河道漂垃圾散臭味 长途车站桥下黑水煞风景

来源:青岛晚报 2011-05-31 11:15:21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青岛是座优美的海滨旅游城市;对于居住在青岛的市民来说,这里则是咱永远的家。不同的身份,形成了对这座城市不同的印象。昨天记者分饰“两角”——在青岛短时旅行者和普通市民,从南到北给这座城市卫生环境 “挑刺”,同时根据十项整治的治理要求,看到了这些不足之处即将有的美好前景。

    ■线路:火车站—汇泉广场—长途站

    治理要求:清除近海水域、沿岸滩涂、河道、明渠的

积存垃圾、漂浮物、堆积物及其它污染物等,做到洁净卫生、行洪安全、视觉美观。

    汇泉广场:风景不错

    和其他城市的布局不同,从青岛火车站出站后,来青游客就已经身处在旅游景点。记者在栈桥车站搭乘了最新的316路电动公交车一路东行,发现在公交车上还有一些外地游客拿出手机,对着窗外的海景不停地拍。

    到汇泉广场下车,发现虽然这里正在进行地铁施工,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广场上没有飞扬尘土,几名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广场上的植物浇水。在通往海水浴场的小路上,还有两座移动厕所。打开其中一间厕所小屋,里面环境整洁,还配有照明和通风设备。

    海泊河道:挺煞风景

    记者沿着广场来到了中山公园,在这里搭乘15路公交车准备到四方长途汽车站。下午三点二十分,记者到达长途汽车站。刚下车便有人凑上前询问记者是否要去平度、即墨。有名男子还一直跟在记者身后,跟了大约10多米见记者不搭理才转身离开。在通往长途汽车站的途中,杭州路立交桥下的海泊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与前些日子相比,河道的淤泥明显少了不少,但河水却依然像是“墨汁”,还不时地飘出一股腥臭味。记者沿着河道往西走,在靠近铁路的位置河道里还出现了垃圾堆,颜色各异的塑料袋在河里堆放着,上面还飞着一群苍蝇。

    ■线路:长途汽车站—李村

    治理要求:废除敞开式垃圾收集点,配齐垃圾桶、果皮箱等垃圾收集容器。成立专业保洁队伍,定期进行巡检保洁。清除居民楼院及楼道乱堆乱放的积存垃圾(包括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等)、杂物等,做到无卫生死角。落实保洁责任制度,楼院、甬道每日清扫保洁。装修垃圾袋装存放,日产日清。

    恩波小区:垃圾成堆

    住在恩波小区的孙可洋每天回到自家小区,心情会立即受到环境影响:原来在小区大门口有两个垃圾桶,可是这里的垃圾不在桶里,而在外面。在垃圾桶旁边还放着四个编织袋,里面也盛满了垃圾,由于天气渐热,垃圾上飞着不少苍蝇。就在距离垃圾堆不远处,还有两个健身设施,不过这些设施都被一堆建筑垃圾围得严严实实。 89岁的纪家渭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堆已经存在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不知道谁弄得,也一直没有人清理。 ”

    书院路4号:气味熏人

    随后,记者便从恩波小区乘车来到李村。在靠近书院路的位置,有一条美食街,这里有不少小摊点在卖各种小吃。美食街中有一个书院路4号院,这里是一些旅店的聚居地。在院门口一个敞开式的垃圾回收点十分惹眼,回收点旁边有垃圾箱,但垃圾全部倾倒在敞开式的回收点里。距离回收点不远还有一个收费公厕,路过这里的行人多半都要捂住鼻子。记者围着4号院转了一圈,发现还有一处类似的敞开式回收点,同样都发出刺鼻的异味。接着记者又来到李村步行街,在步行街旁边有一个少山路48号院,这里多住着一些外来打工人员,院里不仅有随地堆放的生活垃圾,还有几处私自搭建的小屋。住在附近的边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小区每年都会收200多元的物业费,但许多居民都没有交。 “所以他们也不经常清理,搞得小区里臭气熏天。 ”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八大关拆违建106处 拆除后严防死灰复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