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建设“两城六园” 打造“蓝色硅谷”

来源:青岛日报 2011-04-26 18:11:49

 

   中共崂山区委书记 慕建民    

    通过这次赴天津、沈阳、大连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三地创造的宝贵经验,创新思路,苦干实干,牢牢抓住崂山金融城、科技城两大主体功能区,以生物产业园等六个特色科技园区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两城六园”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以“资本、人才、科技”为核心支撑

要素的“青岛蓝色硅谷”,树立青岛中央科技区的崭新形象,努力为青岛新一轮更高水平发展作出贡献。

    一、高标准建设“青岛崂山金融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本高地

    最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青岛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一城、一街、三区、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其中“一城”,即为总规划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崂山金融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快崂山金融城建设步伐,力争将其打造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全省的区域性现代金融商务中心。一是建设一流的金融业发展载体。深入学习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大城市在城市空间布局、地下交通系统等方面的经验,超前规划布局金融城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环廊等地下空间利用体系,高标准推进金融城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一流的载体支撑。二是抓好重点金融项目的招商落户。目前,该区域已落户建设银行青岛分行、中信万通证券等金融机构43家。我们将紧紧围绕证券、保险、基金等高端金融业态,抓好已开工的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的一批金融类总部建设,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三是健全完善金融服务配套功能。着眼于为各类金融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的利群崂山购物广场、泰国中央百货、海景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高端商业设施及后勤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现代金融商务区。

    二、高起点推动“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打造全市蓝色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

    当前,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已经成为全市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核心战略。崂山区作为全市创新最活跃、科研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聚集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等6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海尔、朗讯、汉缆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分布着国家级高科技工业园、国家5A级崂山名胜风景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优势资源,具有打造“青岛蓝色硅谷”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我们将以32.5公里的滨海公路高科技创新创业黄金走廊为主轴,以42平方公里的崂山科技城为依托,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于一体的 “青岛蓝色硅谷”。一是着力建设“国际研发设计高地”。大力实施“十、百、万工程”,加快中海油海工英派尔科研设计基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一批高端研发项目建设,使崂山区成为全市蓝色经济发展的“大脑”和“发动机”。二是抓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围绕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双瑞船舶压载水处理装备、六和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高科技大项目建设,培育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三是着力壮大海洋现代服务业。发挥崂山独特的区位和环境优势,重点发展涉海金融商务、文化创意、企业总部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服务青岛、影响全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三、高水平发展特色科技园区,构筑区域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强力支撑

    坚持把发展特色科技园区作为实现崂山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组团式布局、园区化发展”的思路,打造生物产业园、青岛国际创新园、通信产业园、光电产业园、青岛创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6大特色科技园区,不断提升崂山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园区建设:一是青岛国际创新园。该园区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我们将与国际知名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将其建成半岛地区配套设施最完善、创新实力最雄厚的服务外包基地之一。二是青岛崂山生物产业园。该园区占地750亩,已入驻海洋寡糖、颐中生物等13个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成为全市蓝色经济发展的示范园之一。三是新能源产业园。该园区占地面积390亩,重点发展以LED光电、风电、节能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努力把这一产业培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深感与天津、沈阳、大连三地相比,在思想观念、工作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我们将按照市委“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从项目建设、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入手,努力开创崂山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新局面。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鼓足新干劲建设新李沧
下一篇:学习先进解放思想 立足优势苦干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