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医疗机构共享病人信息 一张卡通行各医院

来源:青岛日报 2011-04-13 12:13:22

    自一出生便由健康档案记录个人成长轨迹,医生上网一查,患者健康状况和就医记录一目了然;凭一张市民卡即可在各医疗机构看病,并且医院间能共享检查等信息,避免重复检查。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本月起,我市将开始实施“741”工程,利用两年时间建成医卫信息化体系,让市民看病更方便、省钱。

    居民健康档案“活”起来

    作为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一,居民健康档案不是简单的资料罗列,如何充

分利用才是关键。

    市卫生局信息中心负责人李学军介绍说,通过建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可以形成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医生能及时获取必要信息,为诊疗提供很好的依据。居民也能掌握和获取自己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为我市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地区,胶南目前已为66万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我们在525所村级卫生室和16所乡镇卫生院设立了700多个电脑终端,将居民健康档案、新农合报销、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使用等整合在一起,互联互通。”胶南市卫生局副局长胡美霞说,系统让居民健康档案“活”了起来。

    一张市民卡通行各医院

    今年4月-6月,我市将借助国医堂、市妇儿中心迁建项目和中心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项目启用之机,在三家市属公立医院启动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检验、医学影像等的检索、分析、调阅等。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市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产生医疗“信息孤岛”。

    “系统建成后,市民使用一张市民卡就可以在各家医疗机构就诊,实现‘先诊疗、后结算’,患者看病前先预存一部分钱,看病过程中不用再反复排队交钱,节省看病时间。另外,基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部分诊疗结果还可以在不同医疗机构间互认,从而避免重复检查。”李学军告诉记者。

    实时监管避免“大处方”

    据了解,卫生信息化建设还包括药品配备使用监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使用、价格管理、处方行为等实行实时动态监管,确保高效服务和病人安全用药。

    市南区目前已在辖区内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立起信息化平台。“通过卫生信息化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多少,每位医生看了几位病人,开的什么药,价格是多少,全部在我们的实时监管之下,这样就能引导医生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市南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主任戴明说,今后市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预约大医院的专家,真正畅通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转诊通道。 (孙庆伟)

-

相关阅读

上一篇:7大重点项目落户李沧区 投资总额高达1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