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大学生农民工尴尬两栖城乡间 月薪仅千元(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4-02 06:08:05

    户口迁不回有人后悔了

    “要是换做十年以前,大家都愿意往外走,谁都巴望着能搞到一个城镇户口。”开发区辛安南下庄社区村民李本金告诉记者,农业户口以前还要交农业税,对农民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而曾经的城镇户口都包分配、管就业,因此大家想法设法地去转城镇户口。

    “我以前跟着父亲户口转到了镇上的学校里,成了非农业户口,心里还美滋滋的。后来,企业倒闭后,我就想把户口转

回村里,还能有个保障,没想到求爷爷告奶奶,费了老大的劲,才把户口迁了回来。”李本金说。

    “现在城镇户口也不管就业分配了,农村户口也不用交农业税了,条件好点的村子每年都发不少福利,还有分地及项目占地等补偿。要是没有农业户口,就是一直住在村里也是白搭。”李本金说,村里有不少人也都很早就将户口跟着企业迁出去办了非农业户口,现在想回来可村里不接受了,村里的各种福利什么也都没有了,肠子都悔青了。 考上了大学户口留村里

    “儿子04年的时候考上青岛一家职业学院,当时学校要求将户口带到学校,我考虑来考虑去,最终没让儿子将户口带到学校,就担心儿子毕业时想转回村里转不回来。”李本金坦言,他之所以不让儿子转户口,是担心在日后可能的拆迁中,得不到相应补偿,毕业后一旦找不到工作,老家也没办法回去。现在儿子毕业了,留在城里打工挣钱,户口还一直放在村里,平时跟着享受不少福利待遇,每年各种福利加起来都有1000块钱了。“家里有地,国家还给补贴,再就是有农村合作医疗,可以给报销一些医药费。”老家平度张舍镇东石岭村的大学生车阿春补充说。

    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多了

    “现在大学生来这里找工作的越来越多,一天能碰上四五个,我代理的20多家招聘企业里面,都有大学生在一线出大力的。”在开发区就业服务中心的招聘现场上,青岛汇思劳务有限公司业务主管佘威告诉记者,大学生现在并不好找工作,不少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希望能直接上岗。而大量的生产加工企业又面临着用工荒,招工招不起来,这样一些企业就把目光瞄准了不好找工作的大学生。

    收入不如农民工

    记者调查岛城多家企业发现,大学生农民工的月薪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前两天我们一些同行还在讨论大学生和农民工有什么区别,发现许多时候大学生刚工作,不如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能出活。”佘威告诉记者,在建筑工地,一线技术工人,如木匠,一天收入至少150元,挖基桩的工人最多的一天可以挣到200元,而大学生一个月只能挣到1500元。

    “我这就有农民工和大学生,同样干安装空调的活,大学生确实不太行,都是86年的孩子,中专毕业的小王一天能装两三台,而大专毕业的小李要找人帮忙才能装上一台。”开发区一家空调设备安装公司的负责人薛先生说,大学生干活不如农民工能吃苦能出力,但是学东西还是挺快的,可这种计件拿提成的活,刚工作的大学生的收入自然不如农民工。

    工人学历越来越高

    青岛茂治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王晗告诉记者,他们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对一线工人的学历没有要求,但从最近几年来看,一线工人学历越来越高。“十年前,一线工人都是中学毕业或辍学出来打工的,中专生都很少找。到现在,一线工人几乎都是中专以上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每个班组都有几个人。”王晗说,许多班组的班长都是大专学历,现在一线工人里面,专科以上的大学生已经占到5%。

    “以前想都不敢想会有大学生愿意当乘务员,而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有大学生应聘我们乘务员工作的。”开发区公交巴士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还有20多人仍然在乘务岗位上,也有干得不错的就调到管理岗位上了。

    高薪水是拼搏的结果

    “我今年30多岁,10年前我也是一名‘千元族’。”昨天上午,市民任先生发来短信,称自己目前在北京上班,通过网络看到这篇报道后,不由想起自己的奋斗故事。他回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只能赚到700元钱。“当时真是恋爱都谈不起,也没心思谈,就是一门心思去学东西。”任先生说,现在看自己当年吃苦非常非常值得,因为现在他的月薪已经有1万多元。任先生说,像他现在的同事,几乎都有和他一样的经历,第一份工作都只有很微薄的薪水,但现在经过10年拼搏,已经有比较稳定的生活。(记者 段海鹰)

-

相关阅读

上一篇:青岛4万富人申报个税超20亿 制造业人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