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婚嫁频道> 婚嫁资讯 > 正文

婚纱照底片全赠潜规则逐渐破冰?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12 10:13:1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多年来,多拍的底片要花钱购买一直是婚纱摄影行业的“潜规则”,历来被消费者所诟病,也成为部分消费者与影楼起摩擦的根源。

    记者近日走访宁夏银川市多家婚纱影楼发现,部分影楼郑重向消费者承诺“透明消费、底片全赠”。之前,上海、北京、大连等地的部分婚纱影楼和摄影工作室也打出了“底片全赠”的口号,种种迹象显示,底片收费这一“潜规则”似乎正在“破冰”。

    然而,针对此举,争论却也从未停息:“坚冰”被打破,但这些“破冰”之举究竟是一时的促销行为,还是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拍婚纱照底片“二次付费”成行业“潜规则”

    银川市民马嘉嘉今年“五一”期间在银川市一家婚纱影楼拍摄了一组婚纱照。当初说好是1900元的套餐,包含35张照片。马嘉嘉告诉记者,和老公去选照片时就知道多选得另付钱,所以比较克制,最终只多选了15张照片,另付500元钱。

    “我知道这个规定不合理,但是别人都说是行规,如果我提出质疑反而像是强词夺理,”马嘉嘉说,“再说结婚都图个喜庆,也不愿多计较,多出点钱就出点钱呗。”

    与马嘉嘉“自认吃亏”的心态不一样,2006年云南一对新人则因拍婚纱照被要求为剩余照片付费而将影楼告上法庭。最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夫妇俩拥有昆明某影楼为其拍摄的婚纱照片的所有权,影楼对剩余照片进行有偿出售的“行规”属于违法。

    云南消费者的胜利将影楼长期奉行的“合理行规”挑落下马,引发了影楼业内的大地震,也在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法规支持,最终个例的胜利并没有带来整个行业的转变。

    今年4月,广东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十大消费潜规则”,其中之一就是“婚纱和艺术摄影:多拍照片或底片,消费者需另外高价购买。”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只能根据选择的价格套系享受底片若干,超出部分则需加钱购买,各地的底片行情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在宁夏底片价格是每张25元到50元不等。绝大多数新人都会为自己的底片埋单,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底片全赠”成部分婚纱摄影楼新口号

    宁夏“现代经典”婚纱摄影从今年7月开始推出“底片全赠”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在拍摄的照片中挑选出非常满意的制作成影集,剩余照片消费者也可免费拷贝。影楼策划总监石磊告诉记者,当时影楼准备转型专做高端市场,考虑到消费者对底片收费有很多质疑,为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吸引更多客源,影楼顺势推出了“底片全赠”。

    “消费者每次都让摄影师多拍点,但是拍了之后却拿不走,心里总不舒服,我在网上看到有评论说大型婚纱影楼都是‘黑店’,其实这些情绪对于影楼的长远发展很不利。”石磊说。

    据石磊介绍,以往底片的“二次消费”约占消费者后期总消费的20%,尽管在现行规则下,影楼失去了这部分利润,但是由于口碑变好,吸引了更多顾客,影楼整体效益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且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石磊说,在“现代经典”的带动下,银川婚纱摄影行业似乎都动起来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目前,宁夏几家大型婚纱影楼都从11月起陆续推出“底片全赠”的活动。

    记者在“米兰婚纱摄影”的网站上看到这样的口号:“底片全赠”“透明消费”“您的照片让您全带走!绝无买片消费”。宁夏另一家“樱花婚纱摄影”也同样打出了“底片全赠”的广告。

    面对影楼打出的“底片全赠”优惠,消费者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有所担忧:影楼成本增加,会不会在其他方面赚回来,比如减少服务环节,或将一些以前隐性的收费变得明朗化。

    在邮政系统工作的王珍就向记者表达了她的三点担忧:第一,以前影楼会拍约定数量好几倍的照片供消费者选择,现在会不会减少拍照数量、压缩选择空间?第二,以前影楼为了吸引消费者选择,会把所有照片都进行美化处理,现在影楼会不会不再提供这类服务?毕竟没有处理的照片就算拿回家也没有多大用处。第三,影楼会不会通过提高价格弥补利润损失?

    对此,虽然一些影楼明确提出不会减少服务、提高价格,但是实际情况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婚庆业“国标”难破行业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