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湖南乳业现问题玉米奶 三聚氰胺阴魂不散(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23 15:25:19 新华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远山乳业有限公司外景。新华社发这是远山乳业有限公司外景(11月22日摄)。这一表明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事件,折射出“涉乳”饮料业在原料控制、合格证管理、品质检验等环节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境。新华社记 者 苏晓洲 摄

    近日,媒体爆出襄樊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玉米奶事件。监管部门调查证实,这批“勾兑”了青海“东垣奶粉”的问题玉米奶产于湖南湘潭。“问题奶”历经市

场消化、退货销毁、紧急召回封存,依然藏身商店的可能性很小。昨天,湘潭市质监部门决定,将封存的所有玉米奶逐箱检验。

    三胺再现

    企业负责人被调查

    近日,有消息称,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正在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这批奶三聚氰胺含量高达每公斤4.8毫克。

    经质监部门调查,这批乳酸玉米奶的生产企业实为湖南湘潭市远山乳业有限公司。21日夜,记者在这家原本主产花生奶等植物蛋白饮料的企业偌大的厂区看到,生产车间、原料仓库等漆黑一片。厂里留守人员说,工人们已经放假回家,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在内的一批企业负责人,如今都在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受调查。

    追溯源头

    三胺原料来自青海

    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洪卫、副局长陈伟华透露,经过连日调查,湘潭“问题玉米奶”的来龙去脉已经基本查清。

    据了解,今年5月至6月,“远山乳业”一新聘技术人员提出按照新配方生产“远山牌”乳酸玉米奶。这种饮品除了需要玉米原浆等原料,还需要按照千分之二左右的比例添加奶粉调整口感。为此,公司从其长期合作伙伴长沙高桥大市场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购进了一袋25公斤装青海“东垣奶粉”(批号20100513),外加2公斤“东垣乳粉”散装样品。先后配制、分销乳酸玉米奶309件(规格500毫升/瓶,每件15瓶)。

    11月7日,湖南省疾控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调查中,在企业主动送检的样品中,查出有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

    截至11月21日,湘潭市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结果显示,“远山乳业”使用的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达每公斤68毫克。但目前封存的6月1日、15日两批乳酸玉米奶,尚未检出三聚氰胺成分。考虑到“远山乳业”同期还使用了部分鲜奶作为原料加工玉米奶,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昨天决定将手中封存的所有玉米奶逐箱检验。

    行动及时

    问题乳品基本退市

    “远山乳业”董事长戴湘说,这批玉米奶一上市,就麻烦不断。各地经销商普遍反映出现胀包、变味等质量问题,有的经销商退货,有的下架,销售情况很不理想。

    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说,“远山牌”乳酸玉米奶可能在生产环节灭菌温度控制不当。各种调查反馈信息显示,这批货在今年9月30日前因为各种质量问题,经销商退货达到192件。11月8日监管部门开始采取行动后,企业派车分赴湖南、湖北等各地,收回了59件零6瓶,其余的销售给了个人或者在经销商手上被就地销毁。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远山牌”乳酸玉米奶仍在市面上流通的可能性很小。

    问题乳企停产整顿

    考虑到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问题东窗事发是在今年7月,质监部门调查认为,“远山乳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酸玉米奶。而在7月8日湘潭市质监局全市排查青海问题奶粉时,“远山乳业”生产现场负责人面对上门调查的执法人员,签字画押称企业没有使用奶粉作为原料生产饮料。但随着质监部门在厂房一角发现剩余的21公斤“东垣奶粉”,“远山乳业”隐瞒违规之嫌浮出水面。

    “问题玉米奶”事件发生后,湖南省和湘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质监局等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李洪卫说,从湖南省疾控中心11月7日通报“问题玉米奶”线索开始,湖南省和湘潭市质监局就对“远山乳业”展开联合调查,迅速责令其停产整顿、召回问题产品和原料、暂扣生产许可证,并要求其管理人员配合上级做好调查等处理。

    戴湘等人认为,问题产品产生的关键在于采购环节事前检验过程。此外,停止使用问题奶粉后,负责原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对退货过程信息反馈严重滞后,使公司丧失了处理问题的有利时机。“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对事件造成的影响表示诚恳歉意。”

    ■链接

    青海问题奶企责任人被刑拘

    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品厂涉嫌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是在甘肃省质监部门发现线索后,由青海公安机关破获。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透露,6月25日,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受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制品厂的刘西平送检的三份奶粉样品,结果检出三聚氰胺分别超出限量值标准86%、559%、

    130%。

    随后,青海省质监部门查获这批问题奶粉,约38吨。该厂法人代表、厂长刘战峰,副厂长刘西平,车间主任王海峰等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刑拘,提供问题乳粉原料的嫌疑人周忠林被公安机关抓获。

    青海省已成立清查问题乳粉工作协调小组,全部封存了东垣乳品厂库存涉案乳粉,已发现该厂销往外地的乳粉产品被及时追缴查扣,尚未发现流入消费市场。

    此外,吉林省吉林市工商部门在市场巡查中发现涉嫌假冒生产许可证的乳粉900余公斤,其中几袋产品三聚氰胺含量有所超标,目前无证生产乳粉已全部封存,案件已移交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追问

    问题乳品为何阴魂不散

    国家惩办三聚氰胺毒奶采取的可谓雷霆手段,但问题乳品为什么阴魂不散?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问题玉米奶”事件看似偶然,但其中暴露的,是我国“涉乳”食品业的多重困境。

    中小企业原料控制进退失据

    “远山乳业”20多年前办奶牛场起家,在湖南等地有一定口碑。但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中小奶制品企业建设奶源基地,存在散养奶牛难以控制乳品质量,旺季合同难以兑现,淡季牛奶容易滞销等诸多问题,在没有外部补贴情况下稍不留神就会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从养牛、原乳生产、奶制品饮料生产、植物蛋白饮料生产步步“转型”,如今已基本不生产含乳饮品。

    即使企业与奶源脱钩,仍面临新的“风险陷阱”:三胺事件后,企业和个人都将奶粉采购目标转向进口奶粉,导致一些“洋奶”供应难以保证,在长期合约履行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断货,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与上游口岸批发商签订大订单,只好将采购目标转向国内。而国内原料奶粉供应同样分出“三六九等”,中小企业订货量小、出价低、需求波动大,只能与低端奶粉生产企业打交道,在此过程中,质量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自然升高。

    恶性竞争致畸形成本控制

    此次“远山乳业”采购的“问题奶粉”,价格约每公斤20元。而采用大品牌奶粉甚至进口奶粉,价格为每公斤30至35元。湘潭有关人士坦言,生产含乳饮品的中小企业,面对的廉价饮品市场,产品本身门槛低、附加值低,在这种氛围下与多如牛毛的同行恶性竞争,使用大品牌奶粉和杂牌奶粉,小批量试制成本差异只有几百元。但一旦形成大批量,成本差距就会成千累万。企业成本控制,自然锱铢必较,进而导致中小乳品企业质量风险高发。

    索要合格证形同风险博弈

    在湘潭“问题玉米奶”事件中,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和远山乳业,都信赖奶粉生产者提供的“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报告”。但据质监部门查证,这一合格证涉嫌伪造。原料批发和生产企业难辨真伪,导致“问题奶粉”成了食品生产的原料。有企业界人士坦言,当前我国奶制品管理强调“索证”,但合格证造假非常容易,特别是某些进口奶粉,经销商能够向采购企业提供的“身份证明”,只是模模糊糊的海关检验手续“传真件的复印件”,下游企业凭此采购,一旦踩中“地雷”,只能自认倒霉。

    国家对检验机构投入较少

    三胺事件频发后,国家出台政策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三胺检验设备,配置专业检验人员。在湖南,有“涉乳”企业对增加40多万元设备等投入望而却步,希望能够通过委托送检控制原料和产品质量。但现实中基层检验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扩大检验队伍、提升检验水平、改善技术装备,国家只投入少量资金,绝大多数要靠检验收费获得的收益。这些检验机构检验周期长,企业等不起;一些指标检不出,送检者交了钱、拿了检验报告,心中还是没有底。(均据新华社电)

    ■ 进展

    湘潭市政府通报远山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事件

    湘潭政府称市场上已无问题产品

    本报讯 (记者杨万国)昨日下午,湖南湘潭市发布《关于湘潭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乳酸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情况的通报》。确 认该市远山乳业公司生产的问题玉米奶,是加入了来自青海东垣乳制品厂的奶粉造成。并称目前市场上问题产品已被召回,暂未发现还有问题产品。

    通报称,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扣押了剩下的青海问题原料乳粉21公斤;二是暂扣企业生产许可证,责令企业停产整顿;三是责令企业依法召回问题产品,并公开告知消费者;四是对该企业进行立案查处;五是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紧密合作,追缴该问题产品。目前,市场上暂未发现该问题玉米奶产品。

    昨日,青海省海东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东垣乳制品厂暴发三聚氰胺毒奶粉后,他们组织了追缴问题产品。当时认为已经全部追回。对于湖南此次再次爆出来自东垣的有毒奶粉,该局表示将核查情况。民和县政府办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担心有些地方出现问题奶粉后都推责于东垣乳制品厂,影响当地乳制品声誉。

    不过,昨日湘潭市政府通报,确认该市远山乳业公司生产的问题玉米奶所使用奶粉来自青海东垣乳制品厂。

    据湖南远山乳业总经理何鹏介绍,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从今年4月开始研制乳酸玉米产品,5月投入生产。刚开始,远山乳业使用的是自己牧场生产的鲜奶,但是市场反映口感偏淡,于是打算在产品中加入奶粉。

    5月28日,该公司业务员在长沙高桥大市场宇翔商行购进25公斤装乳粉一袋,这批乳粉由青海东垣乳制品厂生产,外加2公斤东垣乳粉散装样品。宇翔商行提供了青海海东地区质监部门的检验合格报告,当批次乳粉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检合格报告均齐全。

    该公司生产用去6公斤,这批乳酸玉米产品共生产了309件。由于市场反应不好,远山乳业于6月15日停止了乳酸玉米产品的生产。

    何鹏称,市场上已经没有问题产品的存在。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神农架首公布不明动物毛发照 谜团重重(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