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盘点各朝代人口普查 东汉普查与选美同时(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22 14:28:24 大洋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清乾隆之后,中国人口的数字开始快速增加,到了清末,人口接近4亿

清乾隆之后,中国人口的数字开始快速增加,到了清末,人口接近4亿

    清朝

    古代最为实际的人口普查

    “摊丁入亩”致人数突破亿口大关

    明末战乱使得人口数量下降很快,只有四千二百多万。

    清朝的户口制度发展为每三年编审一次。但是,清代的人丁编审又出现了变化,直接为了收税而将人划分等级进行登记。清初的所谓“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16~60岁的男丁

,而是承纳丁银(赋役)的人丁定额,不是实际的人数,是丁银的代名词。他们把贫富不均的人分几等,不同等级的人收的丁银都不同。在赋税记载中会出现“半丁”以及分、厘、毫等数,所以这时候所记载的人丁数已经不是实际人数,只是统治者为了收多少税而设计的。

    徐铭东说,这其实是清朝摊丁入亩制度的一部分,摊丁入亩就是不收人头税了,根据田产来收税,因此带来一个后果,就是导致清朝人口激增。因为之前生一个孩子就多收一份税,现在没有人头税了,农民敢多生孩子了,而且多个人多干活,可以多点收获。于是从乾隆开始,中国人口数字首次突破了1亿,接着突破2亿、3亿,到清朝末年已经超过4亿。

    民国

    出现了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

    “四万万同胞”之说由此开始

    徐铭东说,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调查是在民国时期,当时人口统计成员主要是警察,而警察不是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是要各地方人口自己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此间,曾调查出中国人口达到四亿七千多万,这样的统计当然是不太精确的。但“四万万同胞”之说因此开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全国范围的普查,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北京洗浴场所成烫手山芋 近三成小姐转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