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个人信息泄漏频遭电话骚扰 售卖用户信息犯法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16 14:50:34 QTV-今日60分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导语】

    市民孟战今年夏天买了一套房子,近三个月来他不断接到不同房屋中介的电话,问他是否销售或出租房屋,让他烦不胜烦。更让他担心的是,这些信息都涉及到个人隐私,中介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还有,除了房子,自己到底还有多少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了?

 

;   【正文】

    夏天,市民孟战刚刚购置了一套新房,既没打算卖也没打算出租,但是却频频接到房屋中介的电话。

    【同期声】

    孟战 市民(经常有中介打电话问,你房子出不出租啊或出售,这些个人信息无缘无故就被透露出去,而且是很多家房产中介打电话骚扰你。不间断的骚扰。个人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包括房产的居住面积、房价都很清楚。)

    【正文】

    个人信息究竟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感到费解的市民不在少数,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发帖诉说类似经历。有网友认为,购车后最容易泄露个人信息。从买车到上牌,再到购买车险,包括理赔等环节,车主会在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交警等多个部门登记个人资料及联系方式,这些信息综合起来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不排除有人专门搜集这类资料谋取利益。

    【同期声】

    孟战 市民(买车也是这样,一到年底,保险要到期的时候,很多家保险公司,就会打电话,跟你报很多家保险公司的价格,叫你买他们家的保险。个人隐私一点得不到保障,经常被别人无缘无故知道住址、电话,肯定很烦。)

    【正文】

    根据今年7月1号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规定,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姓名权,应承担民事责任。

    【同期声】

    张永进 亚和太律师事务所律师(如果贩卖个人信息比较严重的,就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09年9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刑法修正案》明确规定,设立一条新的罪名就是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于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人员,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文】

    律师表示,国家机关、金融、通讯、教育、医疗等部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取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如果相关人员私自把这些信息向社会散布,或者有人通过非法手段,侵入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出售,那么这些人员也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台报道。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四方地王哈尔滨路52号 毗邻万科蓝山建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