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一代山东快书大师孙镇业:德艺双馨流芳百世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10 18:31:56 齐鲁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一代山东快书大师,德艺双馨流芳百世

    著名山东快书艺术家孙镇业先生2010年11月10号凌晨4时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世。本报第一时间前去悼念,代表本报数百万喜爱孙振业的山东读者送上悼唁:一代山东快书大师,德艺双馨流芳百世。

    作为山东快书界领军人物,孙镇业在近五十年的艺术生崖中形成了幽默风趣、粗犷潇洒、热情奔放,刻画人物细腻准确,喧染气氛浓淡相宜的表演

风格。经典唱段《武松传》、《鲁智深》在民间影响广泛,经久不衰。

    从艺经历坎坷曲折

    上世纪四十年代,孙镇业出生在山东安丘农村,幼时无意受家乡一位颇有名气的山东快书老艺人的影响,随之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那个时候艺人一般都不轻易收徒,孙镇业只得“偷艺”。天长日久,孙镇业还真学得像模像样,12岁那年,孙镇业代表学校演出,结果一下子就火了。1960年,山东省曲艺团招生,孙镇业想都没想,背上二斤地瓜干步行80多里到潍坊应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山东省曲艺团,也正是那个时候,孙镇业开始了自己的山东快书艺术生涯。

    进入省曲艺团没多久,因为表现出色他被派去北京投到山东快书创始人高元钧大师门下,学习“高派”艺术。孙镇业曾回忆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高派”创始人高元钧是山东快书的泰斗级人物。孙镇业投了名师,打心眼儿里兴奋,所以立志下苦功,发誓学不出成绩绝不回山东。而恩师高元钧和师母教他更是一丝不苟,费尽心血。从1961年到1964年4年的时间里,孙镇业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压腿、踢腿、练气、练嘴皮子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训练等一系列基本功的训练。冬天,冻得根本拿不住手里的铜板,一直掉,可是他哪里冷、哪里风大去哪里练,直到把手心的汗练出来。夏天则相反,手心出汗,打滑,接着练!直到把汗吸回去。虽然辛苦可这些在孙镇业的眼里却都是收获,如果不是那个时候跟着老师辛苦地练功,就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恩师高元钧更是对他赞赏有加 :“ 《武松传》这本书是我的演唱本,镇业帮着我整理的,他出了力了,这本书镇业学的最好,他是我高派艺术的最得意的继承人。”

    视表演快书为生命

    从他踏入这一行至今,演出了多少场根本没有办法计算,自他入伍之后,到部队、到基层演出更是常有的事。在孙镇业看来,表演山东快书就是他的第二生命。他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为山东快书奋斗,不干出名堂来誓不罢休。”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孙振业一直努力到今天,取得如此的成就。

    多少年来,孙镇业表演到一处,就火到一处。他到任何一个地方、一个部队演出,从来没有能唱一段就下台的。唱一段就要20多分钟到半个小时,唱完之后,有人在台下喊:再来段《武松传》。而《武松传》一唱就得半个多小时,观众要求,那就得唱。说不累是假的,但孙镇业觉得累得值,累得愉快,因为观众们高兴,他也感到很幸福。

    桃李满天下 山东快书后继有人

    如今,孙镇业已是桃李满天下,经他调教过的学生也有近400人。他的学生中不少是国家一级演员,部队、地方上的都有,也有很多在国内会演中获奖。得知师傅病逝,孙镇业的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悼念。他们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师父的教诲,“继承高派艺术,振兴山东快书!”

    据悉,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快书艺术委员会、山东省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将于近期举办隆重的悼念活动。(鞠秋钰)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人物特写:孙镇业——闲言碎语不多讲 打起板儿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