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福建龙岩突发地陷六人被埋 尚无法救援(组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20 15:05:00 台海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大坑深30米,十几米高的树木陷到坑里,只露出一点树梢

大坑深30米,十几米高的树木陷到坑里,只露出一点树梢

    【担忧】

    20年老友被埋他伤心喝下1斤白酒

    38岁的重庆人刘先生是邻近另一家石粉厂的员工。他情绪十分激动,因为他的朋友、40多岁的四川男子游世燃(音)没有逃出来。“他跟我是二十几年的朋友了,我心里太难受了,今晚一个人就喝了一斤多的白酒。”刘先生说,他前晚上的是晚班,昨天一直熟睡到下午1点多,事故发生时也

没听到声响。直到有人告知,他才赶紧起床去看个究竟,发现多年好友出了意外,他伤心极了。

    游世燃的外甥胡先生正在刘先生的宿舍中焦急等候,一直抽着闷烟,看上去很沮丧。昨天中午12点多,他突然接到电话说舅舅出事了,马上从泉州赶来,而游世燃的妻子也正赶往现场。

    【施救】

    周边所有厂矿撤离120人3班倒待命

    昨晚,塌陷地周边所有厂矿已全面停产、停电,所有人员也已撤离,途经电力已经切断,四周拉起的警戒线足有1公里长。

    龙岩市政府副市长温锡浩、新罗区委书记张天洲等赶到现场,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并拟出应急施救方案:组织专家进入塌陷区周边观察情况,划定警戒线范围区、实施区域警戒,提出施救方案;组建抢险应急队伍120人,由消防、武警、公安、民兵、应急分队组成,分成3班倒进行施救等。

    另外,6名被困人员的家属已被当地政府安排到附近宾馆安抚。

    恐发生二次事故尚无法挖掘救援

    由于塌陷的面积有2000平方米,在周边地质情况不明确时,警戒线内的地面随时可能再次坍塌。为确保不再发生新的事故,救援人员反复调查论证施救方案,并联系省里的地质专家。在警戒线附近,政府干部、救援队、水电维修队、120急救中心、民警等紧张准备,2部挖掘机也到位待命。

    现场一名指挥部成员介绍,昨天下午,他进入警戒线范围内,看到了塌陷的坑。大坑的外围地面不同程度开裂,事发工厂的厂房倒了一半,他立即退了出来,感到心有余悸:“没有专家的权威认定前,看到这种情况,谁都不敢继续上前。”

    昨晚9点多,在当地一名熟悉地形的人员带领下,9名抢险人员进入警戒线内勘查大坑附近的水流情况。必要时,他们将把水流往外围方向引导,防止其流入坑内,增加救援难度。

    【原因】

    村民疑采矿惹祸官方称是自然灾害

    新罗区政府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事发石粉厂边上有一家石灰石矿,矿区就在塌陷厂房下方处附近,今年7月到9月新采掘的3条线路,正是在塌陷处的偏下方。

    附近工人及村民称,去年在塌陷处旁边200米的地方,也发生过岩溶塌陷,后来填补上,因为这家石灰石矿不断采掘,而且采掘方向正是往塌陷处偏下方,破坏到了岩溶的原有结构,才导致昨天的事故。

    不过,新罗区政府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塌陷属于自然地质灾害,跟人为因素无关。在龙岩,岩溶塌陷时有发生,不过,具体塌陷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目前做的重点工作是救人。

    □说汝知影

    什么是岩溶塌陷

    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

    岩溶地面塌陷是地面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激发塌陷活动的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而后者往往规模大、突发性强、危害也很大。

    岩溶塌陷前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合理安排厂矿企业建设总体布局;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修筑特厚防洪堤;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

    塌陷后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塌洞回填;河流局部改道与河槽防渗;综合治理等。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语文教材被指失实 爱迪生救母亲纯属虚构(图)
下一篇:河北大学禁止学生受访谈车祸事件遭炮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