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外资药企集体陷行贿门 强生付千万回扣搞推销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18 06:48:03 重庆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8月6日,默克公司发布2010年二季报,其中披露:“公司收到了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来信,要求提供公司在其他国家的运营资料,以调查是否触犯反海外贿赂法(FCPA)。”

    不止默克,葛兰素史克、辉瑞、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礼来等制药巨头都在调查之列。今年2月,辉瑞主动向美国司法部和证交会提供了其在非美市场上的一些不当款项信息;今年4月,葛兰素史克承认接受了美国司法部刑事欺诈科

和证交会的调查。海外贿赂行为开始进入美国政府视线。

    常规调查

    FCPA法于1977年制定,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利用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并对在美上市公司的财会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美国著名的“水门事件”促成了这一法律的制定。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介绍:“FCPA调查是美国司法部和证交会的常规检查,不仅是制药行业,其他如微软、通用等都接受过调查。”这一轮针对制药企业的调查始于今年4月,上述几大公司都收到了调查通知。

    今年5月被双规的药监局前副局长张敬礼,据称就为强生公司进口医疗器械的审批提供了便利。

    在销售环节,灰色地带尤为明显。如国内普遍存在的学术推广、培训活动,在美国也同样泛滥。辉瑞今年4月披露,在6个月时间内向4500位私人执业医生支付了3500万美元,用于培训和发展,以及新药的营销。这种支出在美国是合法的。

    关系国内市场

    中国成为美司法部调查重点市场之一,不是没有原因的。

    新一轮医改让外资药企兴奋,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无不是外企进入中国药品主流销售市场的机会。默克已有5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诺华和辉瑞也各有斩获,并在积极争取地方医保目录增补的机会。

    全球最大的医药信息商IMSHealth的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通过医院销售的药品金额达35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药品销售的第二大国,年增长率达27%。庞大的需求量,是外资药企进入中国唯一理由。

    许铭指出:“经济危机后,西方市场陷入停滞,药品销售增速显著下滑。另外,各大药企的原研药遭遇专利到期的困境,导致企业业绩增长乏力。两大因素促使企业转向发展中国家。”

    在全球一片药品降价声的背景下,中国“风景这边独好”。8500亿的投入保证了全国90%以上人口的医保覆盖,这个市场的诱惑力让外资药企无法抵挡。

    灰色地带

    对于一些药品销售中的灰色地带,上述药企人士表示:“外企一般比较注意这方面。”

    不过,外企在国外频现贿赂门,却是事实。去年9月,辉瑞因不正当营销被罚创纪录23亿美元;今年1月,强生被曝曾支付了数千万美元的回扣,让养老院向患者推销的强生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很多问题只是在国内被掩盖了。业内人士介绍:“很多新药在四期临床过程中,实际已经大范围销售,而药企仍然会以科研费、服务费等名义给开药医生提成。外资制药企业在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环节中手段很多。”另外,大量超出实际需要的出国“学术交流”、奢侈招待也是药企常用的方法。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一架不明国籍飞机在辽宁省抚顺县拉古乡坠落
下一篇:湖南郴州黑恶势力垄断煤矿销售 矿老板频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