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数码 > 正文

飞利浦电视将变身国产品牌 或被冠捷吞并

1
青岛新闻网 2010-07-27 10:36:55 北京商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面对日益疯狂的竞争及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市场境地,飞利浦这家曾经在华风光一时的欧洲老牌电子巨头不得不选择放弃中国液晶电视市场。

    飞利浦再传“断腕”消息

    昨日有消息称,飞利浦与中电集团控股的冠捷科技已经签订了合作意向书,飞利浦有意将其在中国内地电视领域的相关知识产权、人力资源、销售网络、客户资源、库存等出售给冠捷。同时,飞利浦还会把飞利浦品牌在内地电视市场的五年独家使用权转让

给冠捷。

    记者致电冠捷和飞利浦中国的相关负责人,对方均表示对于这个事情目前并没有官方的说法,不做任何评论。但有接近冠捷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冠捷收购飞利浦中国市场电视业务已经板上钉钉,目前正处在交割期,收购金额和品牌使用期是两家企业的谈判焦点。

    对于此项交易,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在意料之中。这与飞利浦目前液晶市场处境有直接关系。尽管在显像管电视时代,飞利浦电视风靡全球,在中国市场销售占比也高居榜首。在液晶电视上市初期的2005年,飞利浦还曾以4.69%的份额夺得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外资品牌冠军。

    然而盛筵难再。2008年,飞利浦宣布不再向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电视,从此退出北美市场。而目前飞利浦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仅2%。专家表示,飞利浦电视业务下滑与其战略调整有关系,2008年1月1日,飞利浦在全球范围内将产品线整合为医疗、照明及优质生活三大业务群。所以在液晶电视研发、市场营销上投入大幅减少,这是其竞争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又是冠捷

    实际上,冠捷同飞利浦的渊源颇深,2005年冠捷收购了飞利浦旗下的显示器和低端平板业务,飞利浦位于中国苏州、东莞的显示器和平板电视业务制造厂,以及位于匈牙利和巴西的制造业务也划至冠捷旗下。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一次收购后,飞利浦仍然是独立运营,只不过被收购部分的老板变成了冠捷,而这次收购成功的话,整个中国区的电视业务以及品牌就完全成了冠捷旗下的,至于品牌的使用年限还未确定,正在协商。

    对于飞利浦品牌的中国式发展,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液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三星、索尼为主的外资阵营和国内企业都在加速发展,前十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占到92.63%。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尽管冠捷代工能力强大,然而研发和品牌上的优势还不明显,仅仅想用一个飞利浦品牌拉动销量,撼动现有的行业格局实属艰难。

    中电集团是幕后操手

    对于冠捷来说,进军平板电视领域, 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代人生子”的尴尬境地。然而除了此意图,冠捷的大手笔收购还不得不提到其幕后操手——第一大股东中电集团。业内人士认为,这笔交易正是中电集团的安排,意在完善产业链。

    去年8月末,中电集团接手夏普在日本龟山的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此外,双方还将在年内组建合资公司,与南京市共同推进八代线项目。

    奥维分析师金晓峰向记者表示,收购飞利浦是中电集团的产业布局。目前中电集团内部有了面板生产企业,为完善产业链必定向下游布局,增加终端产品品牌数目,收购飞利浦意图就在于此。

    但对于这步棋,陆刃波指出,完善产业链的想法肯定没错,然而从夏普收购过来的六代线目前也已经无法为大屏幕电视提供屏幕,而目前八代线项目尚未获批,即使获批等到量产后也再一次面临落伍的风险。    商报记者 孙聪颖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苹果台湾官网标错价 20万用户已下单
下一篇:富士康印度工厂因有害气体泄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