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委员提议谢绝大巴进前海一线 景区禁停车(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0-07-24 05:41:38 字号:TT

旅游旺季到来,前海一线交通压力陡增。

    太平路、西陵峡路、单县支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太平路与安徽路交界口,莱阳路海底世界门前路口,香港西路中山公园门前路段,香港西路与太平角六路十字路口……通过3天探访调查,记者发现前海一线主要有以上5大“堵点”,只有加强这些“堵点”周边道路的调流能力,才能缓解旅游旺季前海一线的交通拥堵。

    昨天下午5时左右,记者沿太平路沿海一线探访看到,众多大巴车、小轿车、公交车等混杂在一起,堵车长龙一直向西延伸至西镇。“一到下午5点下班高峰,前海一线一直压车。”市民张磊向记者抱怨,他每天下班后从团岛往辛家庄走,当经过太平路与西陵峡路、单县支路交界的十字路口时,大部分时间这里交通秩序混乱,好不容易挪过这个路口,堵车长龙仍然继续,一步一挪过太平路与安徽路路口后,交通才稍微舒畅些。“到了莱阳路上又开始堵,海底世界门前的车堵得最严重。”张磊说每天下班从团岛往辛家庄开车回家,经常是一路走一路生气,个别大巴车随意乱停或者突然掉头等,都让前海一线的交通“堵上加堵”。

    呼吁各部门协调合作

    面对旅游旺季前海一线交通拥堵现状,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市民和政协委员们提出的“金点子”也是多年来他们一直希望施行的,但由于旅游业的链条太长,涉及部门太多,一个完整的旅游链条牵涉的部门高达100多个,而专线车的设立也牵涉交通、财政、规划、公安等多个部门。“对于前海一线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也多次开过专题研讨会,并明确各部门责任,我们也将尽力做好分管任务,并积极继续探访好的方案。”她希望各部门协调合作,齐心协力维护好旅游旺季前海一线交通秩序。前海一线景点建立大景区 ,景区内谢绝大巴车驶入,成立旅游专线车,让旅游集散中心分 流游客发挥更大功效 …… 连日来,早报报道外地大巴车 “挤瘫”青岛沿海一线交通后,引起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市民及政协委员等也纷纷贡献解决前海一线交通拥堵的“金点子 ”。目前每年来青旅游散客人数达 3000多万人次 ,随 着旅游旺季的到来 ,在前海一线道路及停车场现状不易改变的情况下,更多市民寄托于成立旅游集散中心分流大巴车。

    【建议一】 建大景区严禁停车

    “前海一线应建立大景区,景区内禁止大巴车驶入,确保前海一线畅通。”市民张涛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建议说,前海一线景区密布,例如有栈桥、天后宫、莱阳路海上码头、小青岛、海军博物馆、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五四广场等景点,这些景点可称为一般景点,区别于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等大景点,这些景区应由有关部门统一来管理,建立大景区,景区内应严格禁止停车。

    【建议二】 谢绝大巴进前海一线

    对于前海一线交通拥堵,市政协委员王静霞在今年两会期间曾专门提案,建议谢绝大巴进入前海一线景区。王静霞建议说,在长途客运站东站附近设立接待由北线来青的外地旅游大巴专用停车场;在馆陶路(德国风情街)附近设立接待由西线来青的外地旅游大巴专用停车场,以此作为来青外地旅游大巴的集散地,而不是直接开进各景区。

    在游客分流的方式上,王静霞建议设立由北线停车场轮流发往栈桥或奥帆基地附近的直达车,将游客分流送至栈桥或奥帆基地,至栈桥的直达车返程经中山路北行在栈桥、劈柴院、德国风情街设点;至奥帆基地的直达车返程北行在奥帆基地、书城附近设点接返程游客回到北线停车场。“直达车的发车频次和间隔时间应根据客流量的大小合理调控。”王静霞说。

    【建议三】 尝试开通旅游专车

    市政协委员王静霞还有个提案,认为沿海一线除了设立大景区外,还应该设立旅游专线车,她提议将我市沿海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连为一体,选取其中2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设立停站,包括栈桥、海底世界、海水浴场、八大关、五四广场、市政府、天主教堂、劈柴院等。“专线车建议双向循环运行,每十分钟发一趟。”王静霞说。

    王静霞介绍说,运行线路可打破常规,使旅游专线车通过缺少公交车的正阳关路和东海路运行,尽可能地减少游客的步行路程。在费用上,专线车的费用应该高于市内公交车费用,实行一票制。在支付方式上,建议通过设计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乘车卡支付,旅游乘车卡的设计应具有青岛特色,正面可以青岛的景点做成一套宣传当地旅游景点的卡面,背面标注旅游专线车的环行站点和始末时间以及旅游投诉电话,方便游客乘用和反映问题。她还提议说,收回的乘车卡可以充值后重复利用。

    【建议四】 成立旅游集散中心

    缓解岛城沿海一线交通拥堵现状,还有众多市民认为最可行的便是成立旅游集散中心,转运外地游客。但记者从旅游部门采访得知,我市曾成立山东首家旅游集散中心——青岛旅游集散中心,只是目前该集散中心因大股东撤股,目前已“名存实亡”,另外汽车东部还有家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该中心由青岛交运集团在2008年出资打造,共有两个停车场,可容纳60部大巴车。锡复春 曹俊龙

    相关探访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位于汽车东部的该集散中心探访看到,可容纳60辆大巴车的停车场仅有3部大巴车零星分布,集散中心二楼的“驾驶员之家”课桌及座椅上已落上厚厚一层土,一楼大厅内候座椅无一人乘坐,集散中心办公室有两名散客正在咨询旅游线路及价钱。

    集散中心成立之初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充分利用青岛交运集团现有优势,开通至国内各大城市的散客旅游专线,届时岛城散客到集散中心报名出游可一站搞定。“目前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作为外地大巴车的缓冲区,同时为散客提供旅游咨询等服务。”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副总经理刘增平说,集散中心还为旅行社无偿提供免费的停车、候车、乘车服务,基本能满足外来散客的旅游需要。提起集散中心转运游客的做法,刘增平说暂时还不成熟,因转运游客肯定需要额外花费,而且目前集散中心的车也都是大巴车,转运没有任何意义。他也建议前海一线景区实行一体化,发展区间小班车,真正缓解前海一线交通压力。但他指出,建立集散中心是大势所趋,他们也正在一步步努力,相信肯定能为青岛旅游带来长足的发展。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