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高温津贴标准地方制定成空文 企业拒发不受罚

来源:人民日报 新京报-- 2010-07-06 11:14:07 字号:TT

    北京制订今年高温津贴政策 工人从未听说过

昨日,太阳宫地区一建筑工地宿舍区,一名工人趴在床铺上吹电扇,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8℃。

北京制订今年高温津贴政策 工人从未听说过

    昨日,公交四惠总站为司机和乘务员备下冰凉的矿泉水和冰糕消暑。

    7月5日15时,河北省气象台再度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这已经是7月2日以来,河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的第十个高温预警信号了。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依然有不少人在坚持户外工作。在石家庄市裕华路上的一处建筑工地,记者看到,工人们头戴安全帽,穿着长衣长裤,或搬运钢筋,或抹平水泥,或操作塔吊。

    据记者测算,这里的地面温度超过了42℃。

    “天气热也不能撂下活不干吧?到时候干不完活,交不了工,老板是要扣工钱的。”来自河北省赞皇县的李全忠说。他正在做切割钢筋的活,浑身上下的汗水不停往下滴,脸上晒得黑里透红,湿透了的工作服上布满了一道道白色盐渍。

    高温下,建筑工人、交通协管员、环卫工人等挥汗如雨。他们能够拿到高温津贴吗?

    “高温津贴?我们倒是希望有。但工钱都是原先就说好了的,老板肯定不会花这个冤枉钱。”李全忠说,工地给每个人发了几支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另外午饭和晚饭也加了绿豆汤,“中午还给我们放了2个小时的假”。

    广州环卫工人林阿姨告诉记者,去年拿到了高温津贴,一个月有100多块,另外还发一些凉茶什么的。“但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

    “高温津贴?没听说过。”在广州珠江新城某工地,记者遇到了正在工地大门口吃饭的农民工廖辉,他说自己的工资由劳务公司老板支付,按天计算,天上下刀地上冒火都一个价。

    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地方制定

    记者了解到,在石家庄,像李全忠这样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但是领不到高温补贴的,为数不少。

    河北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王亚之告诉记者:“目前河北省还没有专门针对高温津贴的相关规定,而且全国也并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

    石家庄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孟繁刚也说,从执法者的角度看,高温津贴的发放在法律上没有具体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据介绍,2007年,由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指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

    王亚之说,由于法律对高温劳动保护的规定比较模糊,缺乏可操作性,2007年下发的通知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在执行和监管上存在难度,因此河北省目前没有制定实施高温津贴的相关细则,发多少津贴还只是依靠企业和用工单位的“自觉自愿”。

    而在广东,2007年省劳动保障厅等六部门联合颁布了《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一些效益较好的单位落实高温津贴的情况良好,甚至会超额落实。但在一些企业,高温津贴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建筑、运输、物管保安、外卖工人等基本上与高温津贴无缘。

    专家呼吁,高温劳动保护要有刚性规定

    “我认为,针对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炼钢工人等特殊工种的高温劳动保护立法工作应该尽快进行,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也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的一种关怀。”王亚之说。

    “虽然没有高温休假的具体规定,但有关单位还是应该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做好防暑降温,保护好劳动者的健康。”孟繁刚表示,劳动者在高温工作中中暑可以算作工伤,若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应该由企业承担。企业拒不支付的,职工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广东易春秋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王旭阳认为,一个小小高温补贴落实起来总是走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相关条款过于含糊,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以至于可操作性差。

    他认为,对于全国而言,一部统一的法律很难顾及到高温津贴的方方面面,比如南北方气候差异的问题。但对于建筑、炼钢及一些特殊岗位职工的权益,我们应该有刚性的法律条文予以保护。

    企业拒发高温津贴难处罚 北京制订今年政策

    本报讯 “真热呢。”蓝色塑料盆盛满自来水,当头一瓢,40岁的山西平遥人张俊(化名)乐了。北京昨天正午40℃的高温下,这个位于朝阳区太阳宫地区的工地工人仍在施工,工人们均表示未领取应当自6月起发放的高温津贴。

    昨天,人保部专家建议,应当参照物价变动情况建立增长机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正研究制订今年的高温津贴政策。目前,北京执行的是2007年制订的高温津贴标准。

    工人未听说有高温津贴

    十来个工人挤在工棚前屋檐的阴凉下,一水儿端着浅黄的搪瓷缸子。他们对面,“太阳公元”林立的高楼“穿着”深绿色防护网。问及这个新楼盘多少钱一平米时,一排晒成树皮色的脸微微抬起,齐刷刷摇头,然后接着扒拉搪瓷缸子里剩余的米饭。

    说起北京市2007年即规定发放的高温津贴,这些每天露天工作五六小时、有时4点钟就起床的工人们都表示“从没拿过这个钱,也没听说过这个规定”。

    企业拒发津贴难以处罚

    对此,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日表示,正在研究制订今年的高温津贴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认为,近两年,各地区都出现了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对于高温津贴的数额应当设定及时调整的机制,适当上调。不过,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具体调整机制仍应由地方制订。

    他表示,高温津贴的发放是强制性的,企业必须按照要求执行,不过对于拒绝执行的企业“确实没有规定罚则”。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