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专家解读油气价格调整:油跌气涨正当时(图)

来源:新华网-- 2010-06-02 10:11:06 字号:TT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王震:油价下调很及时 上调反而有时候会滞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5月初,国际市场油价一直往下滑,我们这次调整为什么等到6月1号才开始?

    [王震]价格机制要看连续22个工作日浮动的平均价格超过4%才去调整价格,所以不是油价开始下降我们就一定会调,因为油价中间还会有一点儿反复。有人认为5月初就下降,为什么这次还调,但是还有人认为发改委调价还没有到22个工作日,所以我们大致去看这个时间段,并没有精确测算,我个人认为,不管早一点儿晚一点儿,都会有一点儿偏差。大家看历次发改委调整价格,下调的时候还是很及时的,上调的时候反而有时候会滞后。只不过多数消费者或者老百姓对上调的敏感程度对下调更敏感一些,所以我觉得这个时间还是比较合适的时间点。

    [主持人]怎么看待针对22个工作日?有人说是不是太长了,或者缩短一些,比如半个月或者一周,您的观点是什么样的?

    [王震]我个人觉得,从我们改革的目标来讲,我同意你说的,应该完全和市场接轨,那就是每天变。那就跟大白菜价格一样,和普通商品价格一样,那为什么没有完全是这样呢?我觉得跟目前的国情,包括目前政治架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石油行业在整个目前经济中的地位是有紧密关系的。22个工作日大致来看应该是一个月,一定比半个月或者一个礼拜会更好吗?实际上从经济的整体来讲,在目前,特别是2009年新的机制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发生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希望这种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对经济、对生活的冲击要小一些。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证明了现在是运行很好的机制。我希望使用成品油的最终客户对这种风险,对这种预期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也希望这个周期可以缩短,缩短以后,大家可以作出判断,每个价自己根据这个价格的变化作出调整,当然信息要畅通,为企业和机构做决策,自己能承担责任。中国目前这种情况下,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有实际背景的,我相信下一步也会逐步缩短,长期来讲可能就是市场化的定价。

    王震: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是给炼油环节有合理的利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其实我们观察国际原油价格包括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两条曲线的变化,实际上波动和幅度的形状还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能对应上。有的网友还有这样一个疑虑,目前定价机制给石油公司留下了一些利润空间,包括可操作的时间,您怎么看?

    [王震]第一,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具有成本加成的思想,相对来说给炼油环节有一个确保的利润,但是这个前提是在油价80美元以下的时候,油价在80美元到130美元的时候,炼油环节的利润要减少,等油价超过130美元以上的时候,炼油环节可能就没有利润,甚至石油公司要倒贴。因为现在油价多数是在80美元以内,炼油企业会有一个利润,但是利润也不是比较高的利润率,既然是国家宏观的,价格是有控制的市场化定价机制,那对炼油环节,希望它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第二,从更长远来讲,炼油环节也没有什么利润可保的。只要做生产,做企业没有可确保赚的钱,要根据市场行情要去加强你的生产经营管理,这是产业链的一个合理发展问题。从更长远来讲,成品油价格慢慢市场化以后,大家所关心的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这也是目前发展的阶段性。

    王震:不管是汽油价还是柴油价将来都会走向市场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如果您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您觉得油价时时调还是国家制定一些制度来平抑波动的幅度,哪个对消费者更有利呢?

    [王震]一是看消费者本身的成熟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二是更重要的就是看国际环境。2008年之前,实际上油价波动很大,即使在147美元以下,下降幅度也非常大,换句话说,油价不管是涨还是跌,幅度还是非常大的。油价和成品油价格挂钩,时时变化,这种大的波动可能会对正常的经济行为产生一些大的冲击。反过来讲,如果消费者或者企业承受这种波动的风险能力很强,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事实上,毕竟中国还在转型过程中,还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市场经济的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完善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通过现有的机制,其实是相当于把一部分波幅给降下来,反而是有利的。

    生活水平提高了,成品油支出比例占的比较小了,社会和这个相关的信息也比较完善了,那大家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了,那每天变,大家也不会因为白菜价格涨一点点就不吃了,或者猪肉价格变多了就不吃了,我觉得都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从长远来讲,不管是汽油价还是柴油价,随着国内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它会走向市场化,就像在欧洲,它的价格每天会变,而且隔一条马路、隔一条街价格还不一样。你拿信用卡去找加油或者有专门的加油站员工给你加油还不一样,加油和买普通商品没有什么区别。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很重要,成品油的供需基本上没有太大矛盾,成品油的紧和缺只会通过价格体现,而不是出现油荒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短缺行为,如果有短缺行为就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这个时候政府的一些管制往往是必要的。任何的改革或者价格改革,它都是有一步步推进的,有些商品完全具备条件改革速度非常快,有些相对来说更基础性或者对大家影响大一点儿的,反而改革比较慢。

    王震: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这次降价的幅度?

    [王震]降价幅度消费者可能会很关注,从过去一年半来看,多数认为涨的时候多,降的时间少,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油价处在上升通道。我们国家目前从定价机制来讲,它在往上涨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调足,按照目前定价机制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按照一定公式给涨足。因为在某一段时间,原油价格涨幅过大的话,它也涨不够。因此,下调的时候也不一定完全对应那个下调,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油价格波动幅度也不会百分之百传递到成品油价格波动幅度。原油价格波动幅度在炼油这个环节会消化掉一部分,比如举个例子,原油价格变化已经是百分之百了,那成品油价格可能就是50%。从波动幅度来讲,炼油这个环节已经消化掉一部分。所以消费者也可以去理解,涨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涨足,那下调的时候也不能说全部下调,所以相对来说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多数情况下,涨的时候大家不会关心是不是涨足了,或者说更希望你少涨点,降的时候希望你降足,所以综合起来,更长远去看,我觉得就比较好理解变化的幅度。

    石油大学王震展望下一步国际油价走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您给我们展望一下下一步国际油价走势?

    [王震]今年上半年可以看到,国际原油价格延续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高价位水平上的价格,就类似我们的经济一样,我们的GDP增长在第四季度的水平,比如一季度GDP增长达到了12%的水平,但我们也不认为一季度的增速会延续到全年一样,所以我们也不认为油价持续地延续下去,实际上最近也在回调。对油价的判断就涉及到支撑油价走高或者使油价下调的基本面因素,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但最近又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化,特别是希腊的债务危机,扩展到西班牙这样一些国家,下一步就是说欧洲会不会有更多的国家出现这种困难,或者说西班牙、葡萄牙会出现和希腊一样的债务危机,如果出现,那对欧盟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过来对北美,甚至对中国都会产生影响,毕竟欧盟是中国非常大的贸易伙伴,这样就增加了不确定性。

    王震:成品油价下调为天然气涨价提供了绝佳机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为什么选择和油价在同一时间调?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王震]这就是政策的技巧性问题。大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讨论天然气价格肯定要上调,天然气大量的是居民直接使用,它还不像汽油,汽油对多数消费者来讲是间接影响,它不是直接的。但是天然气直接影响很大,所以有时候调整天然气价格的时候会比较慎重的,因为它会影响到每家每户。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调?总体来讲,我们国家经济经历金融危机以后,进入比较好的正常轨道。目前来说,包括消费价格指数,包括工业品价格指数,总体来讲不高,而普遍的大家会对未来价格或者通货膨胀有一个预期,2009年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大家认为价格迟早要释放出来。我个人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大家既然认为一定要调,目前这个时候调相对比较好,为什么和成品油放在一起呢?我觉得这是更好的政策技巧性。成品油下调,天然气上升,对整体物价水平影响一部分就可以抵消掉了,从宏观政策来讲可能更好一些。更准确地说是天然气正好在找时机,最近正好赶上成品油价格下调,当然它不一定等成品油下调,只不过它要找一个好时机,成品油下调为它上调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王震:“气荒”背景下 调整天然气价格是必然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我们看到油价的同时,在同一时间天然气价格也提高了,您怎么看?

    [王震]天然气价格,我想跟网友说一个背景性的东西。我们讲原油价格,原油价格是有国际性的价格或者国际基准油价,大家都认它。天然气不是这样的,首先,天然气没有一个全球的基准价格,而天然气价格又是什么价格呢?它是一个区域化的。大的来讲,有北美天然气区域价格,有欧洲的天然气区域价格,有亚太的区域价格。原油是全球化的,天然气带有区域性,天然气是通过管道运输的,最近几年由于油价的上涨,带动气价的上涨以及液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液化气的比例增大了,但管道还是主要的。既然没有国际性的天然气价格,那天然气价格是怎么出来的呢?总的来讲,天然气价格是按照和某种替代能源或者其他能源挂钩的公司定价。

    比如说北美,主要是和原油挂钩,欧洲主要是和柴油和燃料油挂钩。在亚太,比如日本,它主要是进口液化气,所以它和进口的油价挂钩。美国大多数天然气用的是管道气,而欧洲一半是用管道气,一半是LG。所以天然气并没有全球接受的一个定价机制,它往往是和替代能源挂钩的机制。我们也做了一些统计,国际上的平均天然气价格和国际上原油价格相比,国际天然气价格大概只有等热值原油价格的60%。我们国家陆上的天然气价格出厂价和国际上的等热值原油价格相比,我们大概只有25%。也就是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只相当于国际天然气价格平均水平的45%左右。我们目前的天然气价格是比较低的水平,由于天然气价格比较低,所以在过去几年里面,油价也涨了很多,使得天然气油改气的装置或者设备增长速度非常快,而有些往往由于低的气价,完全是能源效率比较低。

    由于气的需求增速过快,气的价格又太低,使得我们通过国内生产的方式和进口的方式都很难长期解决供给保障问题,因为它是没有利润的,或者是需要补贴性质的,所以就出现了“气荒”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整气价,天然气价格的管理政策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怎么样去调整。我个人认为,天然气价格太低了,肯定要调整。最近赶上了这样一个时机,做了天然气价格的调整。

    王震:天然气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天然气价格调整就会影响每一个居民的生活成本支出,那对居民影响到底有多大,您给分析一下?

    [王震]这次调整的就是出厂价,从发改委来讲,它只管出厂价,到最终的居民用户,最终的消费者,这之间还会有一些环节。拿北京市来讲,气到了北京市以后,其实就进入北京市的城市管网系统,最终通过城市的管网系统到了居民用户,出厂价上涨了,当然直接会增大城市管网气源的价格,而城市管网气源往往是由城市的燃气公司管理,出厂价大了,就会增加他的成本,所以他也会调整他的价格。

    但是按照目前管理办法,这部分是由各个省市的发改委来管理,当然这个调价要举行听证会。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每方涨了0.23元。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有一个调查数据,全国平均每户家庭每月炊事用气大概是20方,如果假定城市燃气价格每方相应提高0.23元,每户每月增加的支出大概是4.6元左右。每月增加4.6元,那对大多数居民用户来讲是仍旧能够接受的,但实际上我们也有相应的政策,也要通过一些补贴或者各种补助的办法,对困难群体要进行一些补助,就是气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甚至通过一些补助,可以说没有影响。从这个来讲,影响不会特别大。

    王震:此次天然气涨价取消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双轨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为解答网友关注的问题,新华访谈今天邀请到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成品油价与天然气价格调整。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现在是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好时机,您觉得呢?

    [王震]确实是要理顺,所以这次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涨价问题,同时对天然气价格制度做了一些调整,就是取消了80年代延续以来的双轨制。2005年天然气价格政策改革的时候就想完全并轨,但还是留了一点儿尾巴。这次就是趁总体价格水平往上升的时候,把那一部分就取消了。所以气价,至少从陆地出厂来讲,实现了单轨制。现在是调陆上生产的天然气,为什么加陆上?因为海上的天然气是由生产方直接和用户商谈价格,没有任何的政策限制,谈好了就行了,这个价格就更市场化一些。这也是海上和陆上天然气发展背景不一样,用户群不一样有关系。海上天然气最早都是以对外合作或者自营的方式,实行的是比较国际化的定价方式,但是气量本身占的比重不是很大,陆地更大一些,影响面也会更广一些。所以,目前陆上尽管我们说实行了单轨制的出厂价,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限制的。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