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针尖对麦芒 网络文学是否成就JK.罗琳式作家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12 15:30:20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大约有75.6%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文学能产生JK.罗琳式的伟大作家”——《201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如果我拥有了一项权力,我就消灭网络。我认为,现在的大部分网络文学99.99%都是垃圾,只有0.01%是好东西”——《暗算》作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

    两句话犹如针尖对麦芒,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阵营,我可能会站在麦家这一边。《暗算》被40多家卫视轮番播放数十遍,

《风声》创造1.75亿票房,麦家的确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攒出来的《201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的结论,未免幼稚。罗琳用约20年300万字,7部《哈利波特》创造了一个100亿美元的小魔法师文化帝国,而我们的作者们却用每人1年300万字的口水文字创造了一个被网络文学鼻祖路金波斥为价值取向错误的产业。我实在不明白那75.6%的“被代表”调查者哪来的勇气说我们能诞生一个中国式的罗琳。

    2分钱商业模式(指VIP读者浏览千字支付作者2分钱),造就了一批年产量两百万字,两三年出品上千万字的“网络舒马赫”,当红网络写手被点击率逼迫得疯狂写作,不但透支健康,而且内容质量也日益泥沙俱下。有人一针见血地说:“不断的码字让我们感觉自己更像是体力工作者”。网站签约作家韩寒也质疑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认为“这钱赚得太辛苦”。《收获》主编程永新则认为,“不管什么样的写作,价值标准的确立,精神的含量,伦理等基本的东西没办法改变。在我们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精神上的困惑,对人性的改变和传统以及当下的矛盾,这个东西没办法改变。”

    虽然在2分钱商业操作模式下,网络小说变得有利可图,但仍有许多抱着创作四大名著理想的网络作家,毅然抛弃了这块2分钱堆砌出的蛋糕,寻求更适合创作的发展空间,赵子曰就是其中的一名。有着写作天赋的他创作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实事求是地说,刚入行时会选择影响力较大的网站,但是随着入行时间的增长,更看重的是网站的氛围,以及是否合适个人的风格。”理想驱使下,赵子曰不甘为2分钱折腰,转投纵横中文网。“比起做“码字工人”,纵横中文网给予了我更舒服的创作环境,让我感觉不浮躁,能踏实地按照我的风格来创作。”转会纵横没多久,《蚁贼》,这部与《罗浮》齐名的新作在赵子曰笔下诞生了,纵横中文网给予赵子曰的回馈是别的平台作者梦寐以求的:高达9:1的VIP月度分成(作者九成,网站一成);所有SP手机阅读收益,下游产品改编机会(实体书,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和宽容的创作环境。在纵横,没有人会拿“委托创作协议”的鞭子抽打赵子曰日出万字,而是像路金波提及的那样,给赵子曰一个机会,让他认为创作一部精品小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赵子曰本人也很感慨:“相对于之前网站签约条款之苛刻,签约道路之艰难,创作节奏之紧张,纵横中文确实给了我宽松舒适的环境。而且给与的回报也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这让我创作更有安全感和动力。”

    “我想,纵横中文网这样的平台,更适合新人发展,因为他们需要一定时间和写作宽容度来思考作品的架构,这对创作精品文学有很好的帮助。”赵子曰说。

    “当下,纯文学确实受到网络文学的冲击。尽管有批评认为“网络文学99.99%是垃圾,但网络必然是未来承载文学的主要媒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在回应麦家0.01%言论时评论道。更有一些资深出版人和文学评论者指出,中国的网络文学也许正在完成一个“大浪淘沙”的发展阶段。或许赵子曰等网络作家转会纵横,寻求真正适合他们创作空间,正像路金波所言,中国的网络写手放弃短视逐利,文学网站走出商业误区,中国的网络文学才有可能涌现出世界通俗文学的优秀作品,才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中出现丹•布朗、史蒂芬•金、东野圭吾之类的小说大师。

    确实,以纸媒为代表的文学,在出书门槛还相对较高的网络时代,网络应该给予任何一个草根写作的梦想,这才能是网络文学生生不息的源动力,才能有更多的“0.01%”诞生。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李克强在玉树震灾区主持召开灾后重建办公会
下一篇:乌克兰前美女总理遭传唤 恐失去人身自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