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山东各地 > 正文

济南现明崇祯时期的太守墓 40年前就曾出土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07 09:50:53 大众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因为建筑施工,日前,山东济南解放东路鲍德·现代逸城小区挖出一座明崇祯时期的“太守墓”。6日,显示该墓“身世”的墓志铭在闵子骞墓园内出现。记者调查发现,该“太守墓”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考古挖掘过了,当时出土的文物现保存在济南市博物馆。

6日中午,记者闻讯赶到闵子骞墓。在园内,看到几名考古人员正为两块方形石碑做拓片。经认定,这就是目前仍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明崇祯“太守墓”的墓志铭,一块是“盖”,

另一块是“身”,碑身均保持完整。其中“盖”上面共有37字,内容为“明故中顺大夫广东高州府知府华庭赵公暨原配赠宜人张氏继配封宜人范氏合墓墓志铭”。“身”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字。遗憾的是,因为风化严重加之每字只有不过一厘米见方,一时难以解读。据推测其内容应为具体记载墓主人一生身份地位变化,以及子嗣情况。

考古专家说,这块墓志铭的面世,印证了此前考古时的一些推测,即墓主人“赵公”就是明人赵铉,此人曾做过当时广东地区高州的知府,职位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最高行政长官”。

据知情者介绍,实际上,该处明“太守墓”上世纪60年代即已经被考古挖掘过。可能限于当时条件,只是将其中的随葬品带走研究,没有留下明确的考古记录罢了。加之时间相隔四五十年,导致今年4月份该座明古墓再次被“发现”。

6日下午,记者在济南市博物馆二层一展柜内,找到了上世纪60年代出土的一对明代青花梅瓶,其说明牌上明确写着“1965年济南东郊赵铉墓出土”,瓶身秀美,落落大方。另据现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健丽介绍,当年“太守墓”还同时出土一枚直径15.8厘米的连弧铭文镜以及高21.1厘米,口径18.9厘米的哥瓷炉。后者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连弧铭文镜、哥瓷炉均深藏济南市博物馆库房中。

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本次考古发掘之后,“太守墓”将被拆解,移到闵子骞墓保存。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山东手足口病现死亡病例 拉网检查传染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