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十二五规划广开言路 青大在校生获评优秀

1
青岛新闻网 2010-04-24 09:47:48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张泗斌从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希琨手中接过奖状

张泗斌现场发言

     青岛新闻网4月24日讯  自3月10日起,青岛市“十二五”规划面向全社会征集金点子。市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收到市民建议100多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昨天下午,市发改委举办座谈会,与9位优秀市民代表现场交流,并颁发奖状。作为现场唯一一名“80后”,年仅22岁的青岛大学大三学生张泗斌成为关注的焦点,他提交的“将中国

武术引进青岛校园”的建议,引起了规划组的注意。经过多层讨论,顺利成为首批“优秀建议”。    

     据规划组工作人员介绍,建言献策活动启动以后,受到全市各行各业的关注,市民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对这座城市发展的呼声和愿望。他们中,有教授、科研人员、退休工人,也有公务员、学生、农民,广大市民从自身角度出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青岛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经过前期讨论,9位市民成为首批优秀市民代表。    

     这9位市民代表是:张全海(青岛市建筑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同昌(青岛市社科院教授)、栾莉才(原石油化工技术人员,退休)、刘宗利(崂山区沙子口镇一球通海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丁剑灵(青岛海产博物馆,民盟成员)、姜永良(市政府外事办)、李之均(青岛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卫生处副主任医师)、沈晨友(建设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职员)、张泗斌(青岛大学机械专业大三学生)。(记者 王安)    

    张泗斌建议:将中国武术引进青岛校园    

     我是青岛大学的一名在校生,很高兴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能对青岛市未来的发展有所展望。对此,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我就自身的所见所感提出一些有限的见解,希望为城市发展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建议: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新型体操融入中小学校园,逐步替代现行广播体操。这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实践“全民健身,从儿童抓起”,而且能够传承中华武术这一国粹。

     方法:邀请国内武术教育专家,针对中小学儿童的身体素质,对国内各家武术套路挑选、浓缩、修改成一套20-30分钟的学生武术操,在市区几所中小学率先试点,逐步替代广播体操,并向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发展。

     理由: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包含诗词、中医、武术、戏剧等众多国之精粹,理应作为民族的骄傲而继承和发扬。而实际上,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只有诗词和一点中医的皮毛,甚至连大学教程中都所见甚少,仅仅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已,这会使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民族自豪感逐渐减弱。

     因此,我提议,从个别中小学校开始试点,适当选取一些国粹文化融入中小学教程,比如中华武术。众所周知,目前中小学广播体操只是作为学生课余的一种例行活动而开展,并没有强身健体的实际收效,而且学生一旦步入成年便会因“幼稚”等原因而不再练习,根本无法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而武术则不同,作为千年文化的积淀,它对人体健身才真正是有益无害,并且作为一种时尚,永不落伍,可以让大家“活到老,练到老”,甚至能掀起一股世界范围内的武术热潮。届时,中华武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得到弘扬和发展。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时尚浪漫并重 市北启动奇幻博物馆之旅(组图)
下一篇:熊黛林性感低胸亮相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