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胡锦涛主席简朴出访让谁脸红?

1
青岛新闻网 2010-04-15 10:16:49 人民网-观点频道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倪洋军

    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京赴美,开始了今年首次出访之行。当地时间12日11时,胡锦涛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人们注意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2010年4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实际,我国礼宾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1978年秋天开始,为外宾访华举行欢迎仪式的地点

由机场改至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领导人出访一般不再举行答谢宴会或答谢招待会;1991年开始,我国领导人出访的离、返京送迎仪式从机场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3年开始,我国领导人出访离、返京不再举行送迎仪式。这些改革受到了国内外一致好评。按道理说,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出访,目的地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组织个仪式欢迎一下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样的仪式其实更多的表达了海外华侨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关注。但此次胡锦涛主席出访的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深化和延续,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节俭亲民务实高效的大国风范。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礼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无不体现了党中央所倡导的勤俭办一切事情的宗旨和要求。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美国,尽管意义重大,但是也绝没有铺张浪费的必要,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的特殊时期,简化出访安排,不但合乎时宜,更有示范意义。简朴办公、简朴出访、简朴办一切事情,中国向世界作出承诺。

    亲民爱民、体恤民情,一直是中央领导人积极倡导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胡锦涛主席这次出访率先实行新的礼宾安排,在抵达和离开往访国时,不再组织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等到机场迎送。这些年来,每逢我国领导人到访,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等都会热烈迎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大家往来奔波也十分辛苦。胡锦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体谅海外同胞的辛苦,决定对出访国外迎送安排进行简化改革。这是中央一贯倡导的礼宾改革的继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华人华侨感到贴心的温暖。虽然没有见到胡主席,但是华侨和留学生代表则更多体会到了国家对于他们的关爱与体贴。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国家最高领导人简朴出访、简化安排的目的,正是为了务实,是求真务实作风的回归和体现。不在繁文缛节上费功夫、动脑筋,便可以更多地在内容上求实效。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虽然没有热闹的仪式,但却提高了效率,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公事。而且,如此一个小小的程序简化,不仅赢得了世界各国媒体的高度赞誉,也让全体国民看到了中央改革发展的精神,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胡锦涛主席率先垂范,推进礼宾改革,出访务实高效,尽量减少形式上的环节,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祖国与时俱进、务实开放的风采。

    国家最高领导人出访不再组织当地同胞到机场迎送,走进人性化,告别形式化,体现了“务实、精干、节约”的礼宾原则,这是一种进步!这更是一种示范、一种信号。而反观时下,我们的一些基层领导,官不大,架不小。不要说进京参加全国“两会”或出国出访等,必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礼花四溅、列队欢送、集结欢迎了,就是到基层慰问、视察、走访等,也要车来车往,讲排场、摆架子,仿佛没有热烈的掌声、没有簇拥的鲜花,就会失身份、掉面子。曾有报道,某县县委书记参加十六大归来,县里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夹道欢迎,鲜花条幅摆满大街,看似热闹隆重,实则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还曾看到,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到学校检查时,组织小学生或在寒风中、或在骄阳下鼓乐相迎。与胡锦涛主席简朴出访相比,有关组织者、领导者应该汗颜,更应该扪心自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哪里去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哪里去了?心系人民、情牵百姓的崇高品质哪里去了?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次小小的简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俭亲民务实高效的大国风范。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需要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大怀亲民爱民、以人为本之心,大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之气,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前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拿什么来拯救问题干部道德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