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晚报小记者带您一起采访青岛港"低碳"工作(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4-12 11:36:19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晚报小记者团在青岛港前港码头参观采访

    青岛新闻网4月12日讯 4月10日,青岛晚报小记者团来到青岛港,参观采访青岛港在“低碳”方面所做的努力。青岛港第一季度完成吞吐量8479.1万吨,同比增长8.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9%。胜利夺取首季开门红,。与一季度吞吐量持续增长相伴,青岛港加快推进低碳港口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低碳

经济打造绿色港口的指导意见。

    重复利用信封设“节能奖” 鼓励员工“低碳”生活

    青岛港在1600多台机械电器设备安装燃油计量仪和电度表在班上,职工用了多少油,同时节约了多少油,下班后通过计量仪一目了然。节能直接和每名职工的经济利益挂勾,节能多了有“节能奖”。这些激励机制实施一段时间后,职工们就自觉地节电节水节纸。所以,一个长效的激励机制会培养出职工的好习惯。

    同时,青岛港培养职工的低碳意识,更体现在日常中,落实到细微处。在全港牢固树立“低碳生活人人有责”等低碳、绿色、环保理念。集团两级机关以身作则,集团内部信函往来,一律使用旧信封;集团各单位最大限度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纸杯、签字笔等)的使用。另外,青岛港还有一个规定:无论是各级领导的办公室还是职工的候工楼以及会议室、餐厅等区域,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 20℃。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

 

小记者们认真记录采访内容

    改造老设备 革新成果1600多项

    青岛港每年都要在职工中组织开展千项软件开发和工属具革新活动,以此为平台推动科技强港、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青岛港仅“十五”以来就创造工属具革新成果1600 多项,其中 267项获得国家专利。而今年首季,在项目的研发中较以往融入了更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展现了职工们对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探索和思考。

    淘汰落后产能,打造港口“低碳”新式武器。作为一个老码头,降低高耗能设备比重,为老旧设备寻找出路,同样也是青岛港这个百年老港面临的棘手问题。对此,近几年,青岛港先后投资45亿元,从源头上淘汰了一大批高耗低效的设备。但实践中完全靠更新换代这一条路径来解决老旧设备、落后产能的问题也不现实。

    在今年首季的一份数据统计单中,青岛港老旧设备高达500多台。想要一步到位、更新换代所有老旧设备需要的资金投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集团发动全港力量积极探寻老旧设备的出路。基层单位积极相应,做出了有益尝试,他们小试牛刀,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核心部件实施国产化替代,确保其性能和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赋予了老旧设备新的生命力,为打造“低碳”港口提供了新式武器。

 
青岛港员工为小记者们现场表演“显新创新”绝活

    “油改电”一年节约油100吨

    数据显示,2010年首季青岛港集团共研发软件项目297项、工属具革新项目45项,其中涉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项目居多,并大多都与油有关。

 
青岛港目前大部分机械设备已实现“油改电”

    集装箱“油改电”是职工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例,使单箱能耗下降了40%以上,单箱的成本节剩了70%以上,基本实现了废气的零排放。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十几个港口,200多台设备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出现了很好的效果;轮驳公司的船长周学良创造了十字节油法,则是职工岗位创造的华丽“硕果”,一年节约油 100吨,并带动了他所在的轮驳公司去年节油1000多吨。于此同时,青岛港创造了100 多个节能的工作法,实现节能减排最大化。

    参观过程中,很多小记者都被节能减排的“低碳”方式所带来的改变感到震惊。不少小记者表示,以前根本不懂的“低碳”是什么意思,通过在青岛港的参观学习,才深切的体会到“低碳”的必要。(青岛新闻网记者 孙璐璐)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琴岛通充值发票可报销 购物不单独提供发票
下一篇:青岛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未来三天气温降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