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白宫案配角曝光 检察长成书记整人工具(组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26 15:02:01 红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阜阳白宫案配角曝光 原检察长成原书记整人工具

安徽阜阳仿白宫办公楼

阜阳白宫案配角曝光 原检察长成原书记整人工具

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

    报复陷害举报人致其自杀的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在春节前被判死缓。但作为地方一把手的张治安,其所犯罪行,并非一个人就能完成。市政府秘书截留举报信转交给被举报者张治安,成为了张报复举报人的导火索。而前检察长在张治安报复举报人一事上,从被迫到“积极迎合”,最终成了张治安的整人工具。而前区政协主席与张治安则相互倾轧,结果与张一同落

马。他们是“白宫”案这出官场怪剧不可或缺的配角。

     配角一

    颍泉区原检察长汪成

    作为张治安“报复陷害举报人李国福”案的同案犯,颍泉区原检察长汪成与张一起出庭听判,审判过程中,与始终站立的张治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汪成多数时间伏案呆坐,一脸愁苦。

    以“报复陷害罪”被判刑六年的汪成,被不少当地官员认为颇为“冤枉”。

    汪成与李国福并无恩怨。在整个案件中,他被认为是张治安的一个“马仔”,正是由于其滥用检察权,违背事实和法律办案,使一级检察机关沦为报复陷害李国福的工具。

    然而,由于张治安时任区委书记,汪成是区检察院检察长,因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现象,人们通常理解为汪成系身不由己、被迫所为。对此,起诉书中也有所体现,如认为张汪二人应划分“主从犯”。并提到“张治安在得知李国福案进展不大时,严厉斥责汪成并以撤免其检察长职务、卡其单位经费相威胁”。

    然而,法院认为,汪成虽然在犯罪之初系受张治安指使,但后来逐步转化为“积极迎合,行为主动”。“故张治安、汪成在共同犯罪中均起重要作用,不分主从。”

    关于汪成在该案中“积极迎合、行为主动”,判决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在李国福被关押期间,由于身患重病,看守所曾向汪成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结果汪成不同意。李国福后来在绝望中自杀,死前已双目失明。

    汪成是张治安的老家颍上县人,曾是该县当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仅有的几人之一。2005年,汪成从颍上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位置调至颍泉区检察院任正职。按照汪成妻子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说法,汪成虽然曾跟张是老乡和同学,但在到颍泉任职之前,他与颍上“张家”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自从任颍泉区检察院检察长后,汪成即被视为“张治安的人”。

    配角二

    阜阳市政府前秘书肖华

    如果当初肖华不是将李国福的举报信转交给张治安,那么给李国福一家带来灾祸、也导致十余名干部落马的这场风暴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如果说汪成身陷李国福案尚有无奈的话,那么阜阳市政府的前秘书肖华卷入该案则让阜阳不少干部感到匪夷所思。

    外界通常认为,张治安案的转折点,始于举报人李国福之死。然而,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根据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事件真正的起点,其实来自肖华转交的一封举报信。

    判决书如此描述李国福案的起因:2007年8月份,时任中共阜阳颍泉区区委书记的张治安收到阜阳市人民政府秘书肖华截留的一封关于其受贿、卖官、违法乱纪的举报信,被告人张治安根据举报信内容,分析判定举报人就是李国福,遂产生报复李国福的念头。

    上述内容表明,如果当初肖华不是将李国福的举报信转交给张治安本人,那么给李国福一家带来灾祸、也导致十余名干部落马的这场风暴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举报信被转到被举报人手里,已经不足为奇。不过阜阳政界一位人士不能理解的是,作为市领导的秘书,擅自截留寄给市领导的挂号举报信,并转给与其没有行政关系的被举报人,这在官场并不多见。事实上,保证将给领导的信呈交给领导本人且不外传,是秘书的基本分内职责。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统计局称去年大中城市房价涨1.5% 你信不信?
下一篇:我国网络赌博蔓延迅速 每年几百亿元流失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