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健康类 > 正文

法国总统钟情于中国药酒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04 14:43:40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孝文化是一个核心。“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成书于2000多年以前。《孝经》说,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一段尘封的的历史,让鸿茅药酒无意中承担了弘扬“孝文化”的使者。

1973年9月,法国总统彭皮杜来华访问,通过翻译向周总理提出他想在中国完成的两个夙愿:一是去一趟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山西大同,二是带一种叫“鸿茅药酒”的药,回去送给他的父亲,大家都感到不解,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呢?

原来,清末明初时,蓬皮杜先生的父亲在中国山西晋北地区传教,晋北地区气候恶劣,风沙漫漫,冬季非常寒冷,蓬皮杜的父亲患上了严重的风湿骨病和慢性肠胃病。病情日重,疼痛难忍,行走都困难,见此,一位当地的信徒很虔诚的送了他一瓶“鸿茅药酒”,他内服加外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肠胃病,风湿病迅速的好转,甚至到多少年后也再没犯过,总统的父亲惊叹其功效显著,盛赞中国医药的神奇。

原来,鸿茅药酒是中国十大宫廷贡酒之一,始创于清乾隆四年,至今有270年的历史。它产于内蒙古凉城县的鸿茅古镇。是中医大清药王王吉天为治疗当地常发的风湿骨病、关节痛,肠胃病,肾虚病,妇女病等采用祖传秘方特别研制治病药酒。鸿茅药酒因为它的疗效明显而驰名四方,后为清宫皇室所用,并有“南有茅台,北有鸿茅”的佳称。

回国后的几十年来,彭皮杜总统的父亲对“鸿茅药酒”一直念念不忘,彭皮杜总统访华前,老父亲异常高兴,多次嘱咐,无论怎么样也要把曾经救过他命的鸿茅药酒带回来。在周总理的亲自关照下,鸿茅药酒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往了法国,帮助法国总统实现了他的孝道,无意中承担了弘扬“孝文化”的使者。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明星生活严谨 代言产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