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严审18天撬罪犯铁嘴 走近刑警中队长陈涛(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03 08:47:40 青岛新闻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荣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个人、并被省政府荣记一等功刑警陈涛(通讯员 梁立波 摄影)

    青岛新闻网2月3日讯 接警后火速赶到凶案现场,敏锐捕捉凶手遗留的蛛丝马迹,跟踪蹲守后冲进不法分子的藏匿之处,面对枪口和刀刃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谈到“刑警”这一职业,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警方与歹徒“斗勇”的画面。而实际上在刑警的队伍中,还有预审员这样一个与歹徒“斗

智”的群体。他们虽然少有刀光剑影、千里追凶,但是却熟知犯罪心理学、逻辑学,并搜集整理完整的证据链来证实犯罪、深挖犯罪,从而让犯罪分子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昨天上午,记者走近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陈涛,通过这位日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 “平安山东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一等功的刑警,了解了预审员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深挖犯罪 18天撬开“秘密”

    “1989年,我从警校毕业进入青岛市公安局预审处,当时师傅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什么是‘预审’。”陈涛告诉记者,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侦查员的职责是“发现犯罪”,即一步步逐层剥开犯罪案件的面纱,使犯罪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预审员的任务则是“证实犯罪”,也就是将前期刑事侦查的线索逐一整理,并使之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并环环相扣。

    “在预审中,预审员不但要证实犯罪,更要根据各种蛛丝马迹来深挖犯罪,让嫌疑人的罪行完全暴露。”2006年5月19日,黄岛开发区发生了一起持枪杀人案。三名男子在一处出租房内杀害了一名女青年,并拿走了对方的银行卡。经过一番侦查后,警方将嫌疑人刘某抓获。据调查,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原籍时曾因盗窃、招摇撞骗被先后刑拘、判刑,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和对抗审讯的伎俩。

    虽然刘某始终保持较高的反侦查能力,可是在大量的证据面前,最终供认了自己故意杀人的罪行。尽管如此,陈涛却敏锐地觉察到,在刘某如此残忍杀害受害者的背后,一定还隐藏着其他的秘密,并决定继续深挖犯罪。经过了18天几十个回合的较量,刘某终于主动悉数交代,自己曾于2000年1月在大连市入室杀死2人,以及在山东龙口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百年中山路流光溢彩 花灯节扮靓夜市南(组图)
下一篇:崂山将举办非物质遗产节 重点突出虎元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