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岛城摸“家底”“古董”三千多
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普查工作结束 其中新发现1231处 如何保护向市民征集好点子
昨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为期半年的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普查工作目前圆满结束。普查结果显示,我市七区五市总共普查保护要素3108处,其中,新发现1231处,主要包括优秀历史建筑、军事建筑、工业遗产建筑、传统民居(里院建筑)等。如果市民 身边还有没被发现的优秀历史建筑或者对岛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有好的“点子”,欢迎及时反馈意见。
普查工作今年5月展开
据了解,我市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规划局、市文物局分成五个专业组,在七区五市范围内全面展开普查摸底工作,共普查保护要素3108处(其中七区2092处,五市1016处),其中复查项1877处,新发现1231处。同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积为718.52公顷,较现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扩大63.65公顷,新增历史文化街区一处,即市北区黄台路历史街区。
目前,已经组织完成对优秀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建筑、军事建(构)筑物、传统民居、历史文化街区、名村名镇6大类保护要素的专家认定,并根据专家意见对保护要素名录进行了调整 (详细名录可登录市规划局政务网查看)。为进一步组织整理完善保护要素普查成果,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建议和意见,如果市民身边还有没被发现的优秀历史建筑或者对岛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有好的“点子”,欢迎及时反馈意见,截止时间2009年12月15日。收文单位:青岛市规划局选址处,地址:青岛市香港西路55号1303房间,邮编:266071,电子邮件信箱:qdghxzc@sina.com,咨询电话:0532-8389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