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啤营销总裁登哈佛讲坛 谈中国品牌未来出路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09 13:39:26 青岛财经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本报讯 9月30日,波士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受哈佛大学邀请,青岛啤酒营销总裁严旭在这里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演讲,并就经济危机下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机会与哈佛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受到了到场师生的热烈欢迎。

    作为青岛啤酒的营销总裁,严旭与在座的哈佛大学师生分享了青岛啤酒品牌运作和品牌国际化的历程和现状,以及对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见解。她说,目前中国产品已经遍布世界,青岛

啤酒、海尔、华为等企业对如何实现国际化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探索,“中国制造”已然成为世界经济价值链上的重要力量。但产品国际化绝不等于品牌国际化,中国企业的未来在打造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严旭同时强调,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个系统问题,不是出口增长100%就国际化了,单向的输出也不是国际化,进入500强也并不代表就是国际化公司,国际化是在经营管理、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概念。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形象应该如何改变?金融危机是中国品牌尝试改变的好时机吗?作为有着丰富国际化经验的青啤营销总裁,严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在演讲中反复强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企业是打造产品向打造品牌转变的重要机遇。”

    她说,“中国企业国际化在目前突破的唯一标志是品牌被认可,而目前整个西方经济都面临危机而中国国家实力在增加的时候,就是品牌经营最好的时机。这时候投资渠道,投资终端品牌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因为渠道商、消费者正在重新认识中国。”

    严旭的演讲受到了哈佛师生的热烈欢迎,来自印第安纳州的Lyles博士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严总,在她所居住的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城镇上,这几年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店都在卖青岛啤酒,切身体会到了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上的长足发展。

    青岛啤酒在美国是颇受关注的中国品牌,是销量最大的亚洲出口啤酒。早在中美建交前的1972年,声名远播的青岛啤酒就通过边贸在美国市场有销售;中美建交后,青岛啤酒作为首批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品牌,在美国华盛顿及密西西比州举办的评酒大赛中荣获冠军,赢得“啤酒皇后”的美誉。近年来,青岛啤酒推动“from Chinatown to downtown(从唐人街到主流市场)”的变革,推动从唐人街到主流市场的蝶变;“2008国际MBA全明星案例大赛”的分析案例,也是选择的“青岛啤酒在美国”这一案例来展开调研和PK。(本报记者)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十一黄金周旅游空前火热 202万游客贡献22亿
下一篇:9日晚新冷空气来袭 10日最低气温将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