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1岁半男孩跟保姆学中英双语 一张口变东海腔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20 07:32:08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以1800元的月薪给自己刚刚1岁半的儿子聘请了会中英双语的大学生保姆,没想到半年后儿子竟然学了一口“东海腔”,愤怒不已的家长不仅当即炒了大学生保姆小刘的鱿鱼,还扣了她两个月工资并要求赔偿万元。“可能是我用家乡话跟老家的父母聊天时被孩子听到并模仿。”昨天上午11时,小刘来到金水路张先生家讨要工资被拒绝后拨打了110报警。

    孩子经常念叨“怪词”

    “我的老家在北京,我妻子的老

家在沈阳,我们为了教育孩子从小就跟孩子说普通话,谁想到大学生保姆来了刚刚半年就给我们孩子教出一口‘东海腔’。”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都有事业要忙,每天只能在早晨和晚上看看熟睡的孩子,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教育,他们在半年前特意从人才市场上请了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本生小刘给孩子做早期教育。

    “小刘老家是烟台栖霞的,当初我们选择她是因为她可以用中英双语给孩子做启蒙教育,她每月拿1800元的工资,食宿我们全包了,她不用做任何家务,只需要每天陪着孩子玩。”张先生说,刚开始他们试听过小刘给孩子讲的几次课,觉得小刘能和儿子很好地互动,此后就放心把孩子交给了小刘,“近来我和我妻子发现儿子嘴里常念叨一些怪词,我们开始还没在意,前两天我们跟孩子一起看电视时,孩子指着电视上的动画人物说了句俚语脏话,我们这才发现孩子没学会英语反而学会了一口烟台‘东海腔’。”

    望子成龙父母索赔万元

    “我们花高价聘请小刘,是为了让她代替我们在孩子成长之初就给予最好的教育,现在她把孩子教成这个样,是严重的误人子弟。”张先生说,1岁到3岁是孩子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间,这时候孩子学习的语言可能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他们认为小刘没有恰当地履行教导孩子的义务,不但要解除合同,还要求小刘归还半年来获得的工资约1万元。

    “我在教孩子时都是使用普通话,可能是我偶尔跟老家的父母通电话时说了两句家乡话,就被孩子听去并记住了。”记者联系小刘时她说,这么小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给她一定的时间,她完全可以让孩子“改邪归正”,是张先生夫妇不给她这个机会。“我8月份和9月份的工资张先生夫妇还没发给我,如果他们不认账,我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小刘说。(记者 黄飞 通讯员 周明)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男子深夜挥刀自宫生吞睾丸 被强送医拒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