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沃尔沃环球帆船赛青岛站
·青岛市第二届运动会口号会徽评选
·海奥教育中小学快乐寒假实用指南
·祝福2009 各行业视频大拜年
新闻中心>特别报道>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李肇星回忆驻美大使生涯:舌战记者占绝对优势
 

青岛新闻网 2009-01-31 10:09:52 中国新闻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资料图:前外交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新网1月31日电 美中建交30周年之际,中国前外交部长、前驻美大使李肇星在北京接受美国《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若以天气比喻美中关系,“过去有晴有阴,有时候还会刮起些小旋风,但在未来,中美关系会保持风和日丽、温暖如春的好天气”。

    该报报道称,李肇星说,30多年前,恐怕最有想象力的战
略家,也料想不到两国关系会发展得这般充满生机和活力,“很难想象,当时几年难得谋面一次的两国领导人,如今一年多次会面,通话、通信不断;也很难想象,中美之间在多个领域的合作能如此热络”。

    中美成了需要相互关照的好邻居

    3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将进入全新时代,因为在当下,没有什么比两国关系紧密更为重要了。新就职的奥巴马,在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朝核问题等多项议题上,需要与中国共同协商,两国无法脱离彼此而单兵作战。

    李肇星说,“未来的中美关系一切都会顺应民意,朝着好方向迈进,两国建立起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几乎在所有重要领域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事关两国人民核心利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话,而且越谈越热络,将敏感问题逐步击破,走向共同。”

    他说,“30年前,中美年贸易额只有不到25亿美元。一个关键因素是1971年,基辛格博士悄悄访华时曾允许每位随行人员购买一百美元的中国货。

    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被认为极富远见卓识、慷慨大胆。而2008年1月至11月,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达3078.2亿美元,彼此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30年前,中美金融交往是零,如今两国利益交织。地球变小了,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美也成了需要相互关照的好邻居,以至于一位美国学者创造了"中美国"(Chimerica)一词”,李肇星说。

    李肇星说,中美贸易发展快、领域多、规模大,出现一些摩擦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对贸易逆差,也要历史地看,中国到1993年才出现顺差,在这之前都是逆差;中国产品使美国广大消费者受益,也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对美贸易一半以上由外资完成,其中主要是美国企业;扭转目前贸易失衡需要美方合作,美国应放宽对华出口限制,让中国进口一些中国需要、美国又可多赚钱的东西。

    “几年前,有位美国资深参议员曾与我开玩笑打赌说,为了减少美方逆差,圣诞节决不买中国产品作礼物送给夫人和孩子,如果他买了,就算输,请我吃饭。结果他还是输了。他抱怨,中国人把"MadeinChina"几个字母写得太小,未看见。他欠我一顿饭,还要我来安慰他,"你买的中国玩具孙子孙女不是很喜欢吗?更不用说中国产的人造圣诞树还帮助你们少砍了树、保护了环境呢"。”李肇星笑言。

    舌战美国记者 “我占绝对优势”

    回忆担任中国驻美大使的生涯,李肇星笑言,难忘当时与美国记者的过招,而他多以“绝对优势”获胜。

    李肇星说,“我读中学时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原因之一是想多坐汽车、多坐火车,特别是多坐飞机。最后记者没当成,但是飞机坐过不少。”

    李肇星略带调侃地说,“正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才懂得知道记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而在多年与外国记者的交往中,多数以"绝对优势"获胜”。

    1999年美国战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让刚出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感到空前压力。1997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成功访美,中美关系刚步入蜜月期。如何在维护中国主权利益不受到侵犯的同时,又能将两国关系不至于跌至低谷,考验着李肇星的能力。

    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专访时,李肇星出色的应变能力与正义之气让最负盛名的“铁嘴”之一的主持人山姆·唐纳德吃尽了“苦头”。

    唐纳德问李肇星,“你能保证在北京和中国其它城市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

    李肇星表情严肃地回答,“你们一直在谈你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问我在南斯拉夫受伤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情况,为什么不问在贝尔格莱德杀害中国人的行为?”

    一句话把唐纳德问住了,老半天回不过神来。

    对于美国官方把轰炸大使馆归咎于失误的声明,李肇星毫不含糊地反问记者,“你怎么解释三枚精确制导导弹会从不同角度袭击中中国大使馆?你怎么解释这个事实?你怎么能说服中国人民相信这是"失误"?怎么能让世界舆论相信你的解释?”

    就在这次事件中,李肇星被美国媒体认为是“强硬派”,美国报纸形容他“脸上极具哀容与愤怒”。

    李肇星说,其实很多美国记者还是秉持公平、客观地报道方式。但这其中不乏一些带有传统西方偏见的记者在歪曲中国,作为大使,他的立场就不能软弱,不能放低底线。

    李肇星逼克林顿“写检讨”?

    李肇星回忆,在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中,美国政府开始只肯说是误炸,后来有一天,总统府来电请他去,他想应该是为炸毁使馆一事道歉,于是带了纸和笔到总统府。

    李肇星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会面时,克林顿对他说,“衷心向遇难的3位中国公民的家属、父母及亲人表示道歉”,并希望李肇星转达。

    李肇星当时回答,他会代其转达,但这3名无辜死亡的中国公民不只是他们父母的亲人,也是中国人民的亲人,所以总统先生要向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道歉。

    当时克林顿也同意,表示向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道歉。李肇星还说,“中国人特别重视白纸黑字,所以请总统先生将道歉写下来”。随即将其带去的白纸和笔交给克林顿。克林顿在李肇星承诺不会将此事公开后,写下了道歉词。

    但不知为何,克林顿写道歉词一事还是被美国小报知晓,且有照片为证。该报还揶揄美国总统在李肇星面前写道歉词,犹如小学生在老师前写检讨。

    谈及这件事,李肇星笑言,“我从来就没有对媒体说过这件事,且之后也没有人就消息泄露一事找他谈过,真不知是谁泄的密。”

    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李肇星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除了与美方交涉以外,他还时刻与北京最高层保持密切联系,利用丰富的经验和老到的外交智慧,提出一系列非常时期处理两国关系具体问题的策略,为决策层调整和重构对美关系的框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美关系“大道无遮拦”

    李肇星说,“大道无遮拦”是一句东方佛语,中美关系就是不怕遮拦、不可遮拦的大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伟大的两国民众定会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李肇星回忆,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一位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德州人后,他说,“德州1848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乐了,心悦诚服。

    一位美国教授则追问李肇星有关“飞机窃听器事件”,李肇星回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架飞机不容易。我希望我们花钱要求装的东西一样不能少,但我们没花钱的东西,就请你们不要"送"给我们。”

    这位教授听了后哈哈大笑,赞叹说,“您的这个回答可以编进教科书了。”

    李肇星表示,要将美国的政客与民众区别开,一些美国百姓对中国有些不理解,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真实情况不了解,要耐心对他们解释,用他们的语言告诉他们,“美国民众是非常热爱和平的人,要懂得他们”。

    李肇星藉《侨报》向美国华侨华人表达新年祝福:“牛年是非常吉祥的一年,祝福华人朋友新年平安、健康,为促进中美关系做出更多的贡献。”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