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8月14日专电(记者
李丽静)每逢暑假,各种辅导班如雨后春笋。家长总有理由用心良苦地把孩子送到大大小小的班里。然而暑假班里的孩子学得怎样,有多少孩子过得快乐呢?"一放假,一天都不让我玩,给我报的班我一个也不喜欢,我警告你,别逼我上‘班',再逼我,我真的要跑啦。"12岁的冬冬(化名)大声地含泪
对母亲叫道。
8月12日,家住郑州市纬一路的冬冬坐在母亲王女士单车后座上,赶往绘画班。突然,冬冬从后座跳下来。一边抹泪一边与母亲争吵。王女士软硬兼施,冬冬仍不愿去。
王女士介绍说,儿子该上六年级了,学习成绩非常好。可她与丈夫认为孩子长大没有特长不行,于是没有征得儿子的同意,给他报了绘画班、英语班。上午上绘画班,下午上英语班。儿子喜欢上电脑班,可王女士怕儿子上网学坏,不同意。
10多天过去了。冬冬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无心听课。回到家,母亲逼着他继续练习绘画,他先是喊渴喊饿,继而胡画一通。与母亲消极对抗。然而王女士与丈夫并不气馁,继续监督着儿子上暑假班。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河南省郑州市纬一路小学副校长王跃新这样告诉记者:学校和社会举办补习班,家长送孩子上补习班,其理由都是利用假期为学生"充电"。但是,很少有家长想到,对于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青少年受教育既是准备生活的过程,又是享受生活的过程。利用假期增加实践经验、感悟美好生活,才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国家实行寒暑假制度,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后,有一段集中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缓解学习带来的身心和情绪压力。把孩子强拉回补习班,教师花精力,家长出高价,孩子耗时间,这样的补习不值得提倡。
特约编辑 徐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