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频道 > 育儿资讯 > 宝贝厨房 > 正文
宝宝营养鱼中来
青岛新闻网  2004-07-15 02:16:57 儿童教育论坛
 

  鱼类的营养很丰富,含蛋白质15%-20%且含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须氨基酸和小儿必须的但氨酸。高蛋白低脂肪的鱼,是宝宝成长必须的营养来源,可是有时候你比你的宝宝还怕“鱼刺”的麻烦。别怕麻烦让它“游”到宝宝肚皮里去吧!

  小鱼儿的粉红衣裳(滑炒三文鱼丁)

  今天盘里的粉红丁丁是什么呀?啊,没想
到是好吃的鱼呀!一点鱼刺也没有!

  原料:山药、青椒、三文鱼

  Step1:将三文鱼去皮,去骨切成丁。放入蛋清、水淀粉上浆。将山药、香菇切成丁。Step2:重油滑炒三文鱼。Step3:沥油后,在锅内放入葱姜水,再次翻炒原料,并加入料酒。数分钟即成。

  营养师提醒:海鱼的鱼刺少,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碘,海鱼的脂肪中还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们在人脑中的含量特别高,是脑组织中的重要成分,并对视觉行为有很大好处,有利于智力发育。

  厨师长提醒:为宝宝选择海鱼时,肉质厚骨少的三文鱼是很好的选择,银鳕鱼与鲳鱼也非常不错。

  “是豆腐做的鱼么?”(杏黄鲳鱼片)

  当宝宝尝到这道菜的时候,一定会提以上问题。这道鱼的肉质相当嫩滑,放在嘴里口感好得不用说!你也会非常喜欢的!

  原料:鲳鱼、南瓜

  Step1:将鲳鱼去皮去骨片成片。放入蛋清、水淀粉上浆。Step2:将南瓜切成片。Step3:鱼片、南瓜片过油后,放入葱姜水中,再次翻炒数分钟。出锅即成。

  营养师提醒:鱼肉的肌纤维短而纤细,含水分较多,结构疏松,比禽肉类更易于消化,蛋白质的吸收率可达85%~90%,尤其适合于婴幼儿食用,甚至2个半月的婴儿就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厨师长提醒:鲳鱼特别的肉质,使这道菜口感特别嫩。“上浆”的步骤,能够保持原料的形状,不至于炒成鱼肉泥!

  滑滑鱼柳脆脆尝(鲜香参鱼柳)

  好滑的鱼柳呀,咦,怎么里面还有脆脆的东西呀,妈妈又放了什么法宝??

  原料:鲈鱼、海参、少许青椒

  Step1:将鲈鱼去皮去骨片成丝。海参切成丝。Step2:鲈鱼丝放入蛋清、水淀粉上浆。Step3:原料入锅翻炒,即成。

  营养师提醒:小儿应多吃海鱼,如带鱼,鲳鱼,小黄鱼等。也可吃较大的河鱼,如青鱼,草鱼和鳊鱼等。这些鱼刺少、肉质厚,宝宝吃得开心,妈妈做的放心!

  厨师长提醒:做鱼类的菜和其他菜品一样,要吸引宝宝,在颜色和口感上可要动动脑筋,比如搭配一些鲜艳的色彩或脆脆的口感,宝宝一定会更喜欢!当然如果在盛器上也有点创意就更好了。

  食鱼宝典

  不能轻易吃生鱼片

  鱼体含水分多,细菌容易繁殖,有些鱼还有寄生虫,生吃可能得寄生虫病或肠胃并。生鱼片虽然好吃,但对抵抗力不强的宝宝来说,还是要少吃为妙!

  烧鱼不碎法

  在烧鱼之前,可先将鱼下锅稍炸一下。有的鱼较嫩,可滚上一层薄薄的水淀粉,还可以先用盐抹一下鱼身,这样烧鱼,鱼就不容易碎。]

  让冻鱼和鲜鱼一样美味

  一种方法是烹调冻鱼时,在汤中加少许鲜牛奶。另一种方法是先将买回的冻鱼放在含有少量盐分的冷水总化冻,然后在烹调时再加少许醋和料酒,这样烹调冻鱼没有腥味,而且鱼肉鲜嫩。

  鱼杀好后什么时间烹调最好?

  一般应在鱼杀好后即进行烹调,最迟不要超过半小时。

  鲜鱼保活

  有一种妙法可以使鲜鱼在短时间内保活,其办法是:用浸湿的纸贴在鱼眼上,这样可使鱼活五个小时,且能活蹦乱跳。

  儿童鱼刺鲠在咽部怎么办?

  一般我们会想到用吞饭团和喝醋来解决鱼刺的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仔细检查咽部,特别在扁桃体上寻找,如果看不到鱼刺,可尝试用温开水多次漱口,将鱼刺随漱口排出。如果不行,应去医院进行处理。

  鱼鳞也能吃吗?

  鱼鳞刮下后用纱布包好熬汤,汤汁与鱼类同煮,营养价值很丰富哦!

  吃鱼要注意

  鱼胆中含有有毒物质,可不能食用哦!还有,在做鱼的时候油温不能过高,以防焦化。焦化的鱼肉含有致癌物质,不能食用。

  一周鱼类食谱推荐

  周一杏黄鲳鱼片

  周二葱烧黄鱼汤

  原料:洋葱、黄鱼、胡萝卜丝、香菇丝

  小提示:

  鱼汤的营养非常好,怕鱼刺的宝宝可以多喝一些汤哦。加入洋葱一起烧,去腥味添鲜味!

  周三滑炒三文鱼丁

  周四鲜香参鱼柳

  周五糟味鱼羹

  原料:鲈鱼、胡萝卜、黑木耳

  小提示:

  一些家长习惯给小儿喝点鱼汤,而鱼汤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不能满足小儿的需要,所以,还应让孩子多吃鱼肉,不能仅仅喝鱼汤。

                                           特约编辑 严非儿

页面功能 【 查看评论 小字】【 推荐 】【打印】【关闭

 
 ■ 站内检索

 ■ 精彩链接
青岛,扬帆2008
新视角看青岛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