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新闻网>>专题>>樱花专题>>最新报道
滚动新闻
“千方百计促发展”!报业集团新闻网站首推企业建站服务,980元/年
 
服装节:谈谈大连的品牌之路
青岛新闻网 2001-09-13 00:00:00

服装节:谈谈大连的品牌之路

有人说,大连国际服装节上引来了不少国际大牌,大连却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其实,大连国际服装节给大连带来的显著效应之一,就是品牌效应。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推回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大连服装品牌有什么呢?“碧海”、“九星”、“木兰”、“红花”、“玉兔”、“金号”等屈指可数。

在过去的13年中,随着大连国际服装节一届比一届进步,一届比一届成熟,大连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也逐渐苏醒,大连服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人可以扳着指头数上一阵儿:“碧海”、“九星”依然健在,男西服里又增添了“锋”、“创世”、“富田”、“富哥”,衬衫里有“亚瑟王”、“成吉思汗”、“吉得里克”,休闲装有“杰世”、“莱蔓”;羽绒服有“孔翎”;内衣有“桑扶兰”、“友兰”;羊绒衫有“迎祥”;男裤有“傲世”、“爱美男特”;女装更是多得很,“思凡”、“美欧岚”、“任平”、“莱茉”、“幸福女人”、“衣风格”等。屈指算来,大大小小品牌有70多个。

然而,计划经济时期盲目铺摊子、上规模造成的大批量、单品种、少品牌的状况,使大连服装业为解决生产能力过剩、劳动力过多的问题,一度将主要精力放在为国外品牌做出口加工上,而自创品牌则被忽视。

正是大连国际服装节重头戏之一的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为大连的服装企业打开了神奇的品牌之窗。“爵士丹尼”、“路易·维登”、“皮尔·卡丹”、“范思哲”、“芬迪”、“BOSS”、“杰尼亚”、“卡地亚”等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世界服装名城的国际顶尖级知名品牌,纷纷被大连国际服装节吸引了过来,让曾经封闭多年的大连服装业大大开了一把眼,充分认识到品牌对服装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感受到服装品牌的巨大魅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2届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先后有近千个来自海内外的服装品牌亮相,通过服博会落户大连并辐射东北地区的有几百个。如香港的华鑫、澳门的“利来”休闲,第一年到大连,第二年就拓展了30个销售点,遍布北方各地。这种品牌带来的市场效应,让做惯了外加工的大连服装企业眼热心动,逐渐地,由政府要求企业创品牌变成了企业自己要做品牌,仅市服装行业办公室主持评选出大连服装知名品牌就有10个。

从第五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始,研讨品牌、展示本地品牌、树立大连品牌形象便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服装界、新闻界共同呼吁:要引进品牌意识、设计理念、信息渠道等“软件”;开辟设计师精品台,专门展示大连的名师、名牌;拍摄5集电视专题片《大连名装一品》;将大连品牌汇集起来,在服装博览会上共同亮相;市政府出资奖励有品牌意识、在创品牌方面有大动作的服装企业……这一系列催生服装品牌的积极措施,使大连的服装品牌逐年增长。今年服装节前夕,曾多年给日本著名品牌“三越”做外加工的蓝宝时装有限公司,受品牌效应的感染,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妮蔻”,要加入到大连品牌的行列之中。

不能再说大连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了。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要说与世界著名服装城相比,就是与广东、江浙一带比较,我们的品牌数量还太少,规模还太小,影响力还不够大,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远远不成比例,以自己的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大连国际服装节这面大旗引路,大连的服装品牌一定会大起来,多起来,响起来。

&articleid=https://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01-09/13/content_372381.htm&wztitle= target=_blank>查看评论 】【 小字】【推荐】【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内容
     请 注 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青岛新闻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青岛新闻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青岛新闻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管理员反映。

 
 

 相关链接: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