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再下一“城”!“中国十大大美之城”出炉,青岛上榜

2023-05-05 23:19    青报观象山

在追求美好的道路上,青岛再下一“城”。5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在成都举行,青岛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榜单,与青岛一同上榜的还有大连、成都、杭州、南宁、贵阳、南京、海口、银川、厦门。

生活美好不美好,人民群众是最直接的体验者、评判者。“中国美好生活城市”的殊荣,并非简单的分数之辨,而是基于一次覆盖全国150多个城市、300多个县的调查。在调查问卷中,既有事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大视角”,也有“就业时更关注哪些方面”“休闲时通常做什么”等“家常事”。

其中,“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是从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通过经济、民生、社会等20多个维度,基于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这是一千多万青岛人自己选出来的“美好”,是青岛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最真实表达!面对这场大考,青岛市民把对家乡满满的爱化作满意度,助力青岛高分入选,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来看这份成绩单——

在针对城市的20多项满意度指标中,青岛多项居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其中,就业环境、创业环境和创业扶持、水/空气质量、养老服务、法治环境、疫情防控、社会救助、公园/绿地、政府办事效率、政府服务态度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份美好属于青岛,更属于青岛人民。青岛,实至名归!

01

大美之城,美在“发展”

高质量发展撑起美好生活的底气与资本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指标,更是构建城市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全市人民幸福感的来源和底气。

当前,青岛正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六个城市”目标定位,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数字不言,却反映了青岛最真实的发展速度——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9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2023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503.87亿元,同比增长4.8%,比全国、全省高出0.3个和0.1个百分点。

发展中的青岛,正与国际发展大势应和,与广博的历史机遇对话。

2022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9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均创历史新高。成功承办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一系列国际性重大会议、活动也纷纷落子青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7.9%,蝉联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家、7000家左右;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7万人……

城市的美好,不仅体现在“安居”,更体现在“乐业”之中。经济发展是否活跃,关乎一座城市发展后劲。

青岛聚力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24条重点产业链,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十强。

营商环境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青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近5年来,市场主体达195万户,实有企业数量实现翻番。

在全国“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青岛位列全国第九,北方城市第一;入选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首批创建城市,是北方唯一入选城市。

面对新形势,青岛正全力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近悦远来”的热土。

02

大美之城,美在“生活”

一项项民生实事守牢幸福底色

在《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中,人们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生活哪个方面最美好?

城市之美,既要苦练“内功”,更要让市民“有感”。美好生活,聚焦于个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无外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各获所需,各如所愿,人民群众的日子就会越过越有盼头、越来越美好。

让发展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幸福,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享受更有质感的城市,是青岛孜孜以求的城市理想。

2022年,青岛聚焦九大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投诉量较大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2.0版,凝心聚力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2023年,是“市办实事”工程实施40周年,这是青岛与市民之间的温暖约定。2022年,青岛16件市办实事顺利“交卷”:城镇新增就业36.37万人,扶持创业3.08万人;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0所,推动完工72所;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调整为8%,全年累计下调1.5个百分点、降费32.6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113个,完善提升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100个……一件件民生实事,牢牢守住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

03

大美之城,美在“温度”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文明,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一座美好的城市,常常是人与城相互成就,相互塑造。

近年来,青岛扎实开展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市容秩序整治提升、交通秩序整治提升等行动。一切行动都明确指向一个标准:老百姓关注什么,青岛就要聚力解决什么!

“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早在百年之前,康有为就对青岛的城市风貌给出了“中国第一”的好评。

见山透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如今,生活在青岛,本身就成为了一件“美”事。百年中山路化身时尚靓丽的“网红”打卡地,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幸福一刻;贯穿李沧区的李村河波光粼粼、白鹭翔集,记录的是家门口的“小确幸”;太平山公园花木蔓发、松柏苍翠,镌刻着百年名城的历史文脉……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到“一步一景,各美其美”,“诗和远方”逐渐触手可及。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青岛既将城市发展放在全局中谋划,又用“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地铁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4号线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15公里;29个城中村改造顺利实施;318个老旧小区及周边街区完成更新改造;启动建设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新增2.2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全市一个停车场”数字化管理平台接入停车泊位50万个;60个山头公园整治基本完成,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

如果说“一切为了人民”回答了青岛发展的价值指向问题,那么“紧紧依靠人民”则回答了力量源泉问题。生活在青岛,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地参与到城市的成长。每年与市民见面的“三民活动”,14年如一日搭起政民之间的“连心桥”;“青诉即办”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快速解决;“我为营商环境献计策”倾听市民的真知灼见……

走上青岛街头,能最直接地感受到青岛这座城市的温度。从“怒赞青岛”的北京游客,到直呼“善良伟大的青岛人民,我爱你们!”的武汉教授,从营救被困礁石游客的“青岛大哥”到一诺千金的“拉钩男孩”,多年来,青岛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青岛这座城市的善良本色一次又一次“出圈”。

今天,我们为大美青岛喝彩,更为美好的青岛人喝彩!青岛人,值得!

“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是对青岛过去一段时间的精妙注解,更是青岛未来发展的鲜明导向和蓬勃动力。在发展的前沿打造城市品质,向幸福的方向探索民生温度。

“人民至上”永远是一座城市、一个社会永恒的生命力所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在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的奋斗中,青岛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愿景全力进发,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着力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

作者|蔺君妍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文明青岛随手拍|垃圾桶别“站错队”,“随手拍”公交车站清爽了

2023-05-06    青岛新闻网

重庆路快速路工程迎来重要进展 雁山立交桥6日启动拆除封闭施工

2023-05-0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时间|今日立夏,听!这是属于青岛的夏日记忆

2023-05-06    青岛新闻网

前4个月上合示范区到发过境班列达100列

2023-05-06    大众日报

中国美好生活城市榜单发布,青岛入选“十大大美之城”

2023-05-05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05-05    央视新闻

2023中国足协杯签位落定,足球城青岛四队出战

2023-05-05    人民网

注意添衣!青岛未来三天气温小幅波动,明天最低温12℃,风力较强

2023-05-05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