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生成长多跑道 重庆人民小学课程变革的逻辑与深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EOC选修课《推开斗牛舞之门》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这是一套整合多学科、突显综合性的课程

    人民小学在课程整合与开发过程中,并不是追求课程的创新与特色,而是遵循教育规律,尽到小学教育基础性的本分,切实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分科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的问题,但在大班化教学中,对于学生获取学科系统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杨浪浪说,课程的整合,应该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否则为了整合而整合,效果和意义都不大。课程整合与分科教学不是对立的两面,充分地扬长避短,才能使各自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相对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对于教师课程整合与开发的能力更高了。教师不仅要专,还要博。基础课程有国家完整的体系、丰富的资源作保障,而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选修课程则需要教师从课程的高度来思考、建构与基础课程目标相同而内容有别的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

    学校将教师按照兴趣和特长划分了14个选修课程教研组,多名兴趣和特长相近的教师组合成一组,在领头人的带领下对教学资源、学生活动、教学策略、教案例等内容进行研究。每一门选修课程均是经过一系列精心的论证与准备之后方可进入编写。经过“立课调研——研制微课标——课程规划——撰写讲义”等环节,进行“1+N研发”,即每一门课都有一个背景学科和多个跨界学科,依托背景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梳理选修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例如穿越文化背后是语文学科,开心农场背后是科学学科,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多的整合多学科资源,采用单元主题资源包的形式带着学生遨游。

    “人民小学特色育人课程实质上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种尝试,是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安排学生在校学时,上午是固定班级集中授课,下午是流动班级的五类自选课程。”据杨浪浪介绍,学校将课程总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内,旨在打破学科壁垒,软化学科边缘,增加学生综合运用、探索实践、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

--
推广:点击下载百度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