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创客:十年追莎莎,终组“陶艺家”夫妇开办拙朴轩

十年追莎莎,终组“陶艺家” 华都社区孟宪刚、仝莎莎夫妇开办“拙朴轩”,欲在岛城推广陶艺文化

一个是名校毕业的美女陶艺师,一个是高中毕业后就在外打拼的男青年,他俩会有怎样的浪漫爱情,又会有怎样的创业故事呢?7月24日,记者在位于古早文化城的拙朴轩见到了浪漫故事的男女主角仝莎莎和孟宪刚。如今,他们最大的梦想是在岛城推广陶艺文化。一块泥巴能变出近百种物品

“做的时候手一定要掌握好力道,要放松。”24日下午,刚一走进拙朴轩,就看见29岁的仝莎莎正在教青岛茶艺师协会的会员们做陶艺。她先将长发甩在脑后,随后将一块陶泥放在拉坯机上,双手扶着泥巴,偶尔动动手指,不一会儿那块泥巴就变成了碗、杯子、花瓶等物品。由于每一种物品还可以继续细分,这样下来,仝莎莎可以用一块陶泥做出近百种物品。

“别看我现在做起来很容易,刚学的时候可不简单。”仝莎莎回忆说,2005年,因为电影《人鬼情未了》,正在读高中的她与陶艺结缘。“当时特别喜欢男主从后面搂着女主做陶艺的那个画面,觉得特别浪漫而优雅。”也是在那时,同校的孟宪刚喜欢上了这位美丽大方的女孩,一追就是10年。孟宪刚知道,仝莎莎有一个陶艺梦,而他则在心底要帮她圆这个梦。2008年,仝莎莎如愿考进了沈阳理工大学,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关涛学习陶艺。而孟宪刚则开始了工作,他们的缘分似乎就此终结。

由于陶艺制作出色,毕业前夕,仝莎莎被选中留在著名的关宝琮陶艺工作室,而每年能进这个工作室的学生屈指可数。此外,她的毕业作品还被老师拿去参加一个全国性陶艺比赛并获奖,作品现被保存在学校。 10年苦追让两人越走越近

出人意料的是,毕业后的仝莎莎并没有继续留在工作室,而是选择去景德镇打拼,她说她想去外面的世界历练。在景德镇待了一年多后,仝莎莎的陶艺变得更加成熟出色。随后她来到青岛,先在一家学校教陶艺,后来在岛城一家著名的陶艺馆工作。仝莎莎来青岛的消息让孟宪刚激动不已。经过多年打拼,孟宪刚已经从一名建筑工人做到劳务负责人,最多时手下有1000多名工人。“每次遇到苦难时,我就告诉自己,我不能放弃,因为有一天我要有能力帮她圆梦”。正是凭着这种信念,不管仝莎莎的感情状况如何,孟宪刚都紧追不舍,心里从没有其他女孩。

自从仝莎莎来青岛后,孟宪刚几乎每天都会从李村赶到黄岛或者市南来看她,请她吃饭,带她去好玩的地方。孟宪刚心里也清楚,这个他追了近10年的女孩子并不会轻易答应自己,所以他更是加倍对她好,尤其是在她摔倒受伤的日子里,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仝莎莎对孟宪刚心存好感,可是她并没有很快答应与他交往。而在孟宪刚老家,家里人给他安排了好多次相亲,都被他拒绝。2013年腊月,仝莎莎的一个电话让孟宪刚喜出望外,她同意试着与他交往。夫妻俩精心打造“拙朴轩”

2014年5月1日,孟宪刚终于如愿娶到了仝莎莎。婚礼上播放了他们相知相恋的短片,许多在座的亲朋好友都感动地哭了。婚后6个月,孟宪刚就开始张罗着为仝莎莎开一家陶艺馆。从选场地到装修,每一件事孟宪刚和仝莎莎都用心去做,经常忙到很晚才回家。当时仝莎莎想将场地定在一个租金便宜的地方,可是孟宪刚看得出她更喜欢古早文化城,于是就坚持将陶艺馆开在这里。

“我知道她想要一家属于自己的陶艺馆,所以我就要是给她圆梦。”孟宪刚说到做到,不论是装修材料还是室内陈设,他都选用最好的。“陶艺馆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他甚至都卖掉了老家县城里的婚房。”仝莎莎说,孟宪刚是在用自己的事业帮她创业。今年5月1日,他们精心打造的170平米的陶艺馆终于开业,取名“拙朴轩”,寓意抱朴守拙。

如今,孟宪刚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基本都在馆内忙活陶艺,以前对陶艺一窍不通的他竟也开始研究陶艺文化。目前,馆内不光有仝莎莎自己的作品,还有一些她优秀师兄弟的作品,由于是手工制作,因此每件陶艺品都是独一无二。仝莎莎说,她希望人们来拙朴轩不光能欣赏陶艺品,还能感受陶瓷文化,在这里亲手体验陶艺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