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为什么坚持公益慈善的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0

青岛新闻网 4月1日讯 (作者:刘同昌)二十年前,当我开始对这个选题进行关注并进行深入调研与思考的时候,我的命运也同这个"架起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研究需要科学的精神,而社会科学的研究除了需要科学的精神之外,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就是说这是一项"用心去做的事业"。实践与调查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为此,我寻着"学习-调查-写作-交流"的轨迹,走上了“助老、救孤、扶贫、济困”社会公益慈善的探索研究之路,走向了那些社会需要高度关心的群体,开始了社会调查的长途跋涉…

在下岗工人的座谈会上,在空巢老人的家庭里,在贫困残疾人新修的扶贫新居里,在同失地农民和城市新市民的交流中――我用心灵在倾听他们的痛苦与希望,责任和良知驱使我完成一篇又一篇的报告…

在科研经费拮据的情况下,我力争多走走多看看。

新疆戈壁荒滩述说着贫困人口的贫困…

内蒙古希拉穆仁大草原上的老牧民告诉我,草原上大部分青年人都离开了家乡…

图门江畔的珲春市这座边陲小城的就业压力成为当地领导的心病…

温州的外来流动人口与外出人员的人数持平…

欠发达地区两级分化还在持续,贫困还在羁绊着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切都构成了我调查研究的元素。

多年来,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社会支持的研究上,先后撰写了《和谐之理-----中国民生问题调查与研究》,《面对银色浪潮----明天我们怎样养老》等多部社会问题的专著,发表了200多篇研究论文,主持了30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这是我"十年磨一剑"成果的集合,也是集腋成裘的结果。“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我庆幸我没有"浅尝辄止,知难而退",而是从社会良心出发,完成了从旁观者到代言者的转变,成为一个"为弱者说话的人",这一切,使我耗费了不少心血。学术研究没法算投入产出,因为辛辛苦苦是一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问收获不是不要收获,苦与乐都在这里。虽然如此,但在长期艰苦的探讨和深夜孤灯细字的咀嚼中,使我体验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的过程。应该说我的学术历程是坎坷的,在申报重大课题和发表论著上经常是屡战屡败,但在这一选题的研究上,我做到了坚持。

需要说明的是,2002年,"弱势群体"一词第一次在中央官方的文件上出现,说明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已经进入了中央高层的视野,党的十六大把关注民生这一问题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给我的研究送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我深切的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益慈善为“助老、救孤、扶贫、济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没。已经带来了第三次分配的巨大效应。《慈善法》的颁布,使这一事业走上了法制和常规。给公益慈善研究带来了新的天地。目前,社会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社会矛盾和差异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地应理论联系实际,使人文关怀的品格得到体现。我将继续关注和坚持公益慈善这个为人民带来福祉的问题的研究。“让慈善的光辉照亮我们生存的天空”,这是我们时代使命,更是我们社会的责任。

 
主办单位:
青岛市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