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时政类> > 正文

外地人来即墨“他乡变故乡”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8-12-21 10:19:39 字号:TT

(刘耀泽)他们不是即墨本地人,但他们每个人心中却有着自己的“即墨印象”:

“别看现在我不会说即墨话,未来我要争取在即墨扎根,做一个地道的即墨人。”刚在北京读完研究生的泰安人王杉实习期间便被即墨简单实在、包容度高的社会属性所吸引,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即墨发展。

“从东北老家来到海滨城市青岛,我喜欢这里温润的气候,喜欢大海的辽阔,这里的衣食住行等各类配套设施齐全,让我有了第二故乡的感觉,非常亲切、踏实。”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操作工王效文说。

“之前周末想去青岛栈桥游玩,总需要数次‘倒车’才能辗转而至,现在咱家门口就是即墨北站,进城只需十分钟,太方便了!”齐齐哈尔人李慧10年前便随父母到即墨打拼,不知不觉间成了即墨飞速发展的见证者。

……

时光荏苒,向海而生的即墨区正以极具包容性的胸怀、昂扬向上的姿态和蓬勃迸发的机遇吸引着大量外地人来即墨安居乐业。从统计数字看,2018年以来,每三个就业者中,就有一个外地人——走进即墨、了解即墨、扎根即墨,如今已成为即墨外地人的不约而同。

“大动脉”互联互通,构筑融合发展新格局

作为新时代即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重大交通设施与青岛主城和兄弟城区的互联互通成为吸引外地人来即的主要纽带。2018年4月,全长约58公里的青岛“最美地铁”11号线承载着沿线“山、海、泉、林”美景开通运营,跑完全程只需1小时,这对来自尼泊尔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Arun来说是天降喜讯。

“地铁11号线的开通加快了我的生活速度,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从此每周去一次农贸市场成了我最愉快的时光”Arun表示,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蓝谷周边在短时间内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飞速发展最生动的证明,他期待着轨道交通7号线、16号线开通后,即墨与青岛主城、新机场之间不再有空间距离的踟蹰,日趋畅达的交通环境真正实现即墨与青岛的“同频共振”。

冬季来临,Arun除了周末去市场置办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又新增了一项新爱好——泡温泉。近年来,即墨海洋溴盐温泉的名号日渐响亮,中国青岛国际海洋温泉节等相关文化旅游活动日渐丰富,随着即墨旅游基础建设和服务配套的不断完善,即墨区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给予来即旅行社相应补贴,鼓励引导旅行社组织游客来即墨旅游。

“我参加了多次即墨旅游推介会,欣喜地看到即墨的景区和涉旅企业‘抱团取暖’的意识越来越强,即墨古城就与温泉强强联手,培育出‘古城温泉游’‘赏花采摘游’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深受外地游客的喜爱。”环宇旅行社经理江春波对即墨的旅游业赞不绝口:在古城城墙上漫游了解即墨千年文化底蕴,赏惟妙惟肖的黄氏烙画、大欧鸟笼,听富有韵味的即墨柳腔、盲人大鼓书,吃丰德饭店的葱烧海参、即墨麻片,再去滨海公园看潮涨潮落,氤氲在温泉中让心情彻底放松,即墨真正实现了冬季旅游“不喊冷”的目标。

“外来客”安居乐业,集聚产业发展新活力

如何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即墨汽车产业新城交上一份傲人的答卷。从一座炊烟袅袅的村庄到青岛市确定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唯一专业功能区,汽车产业新城借助着数千名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现已初步构建起以“一汽-大众、一汽解放、解放新能源”的三大整车和“海隆、海誉、青特、九合重工”的四大专用车为支撑,新兴半导体为引领的产业布局,一片产值“双千亿”的希望之地正在即墨高速隆起。

一汽-大众涂装车间工作人员张春雨用深情的诗歌表达了关于梦想、关于汽车、关于异乡的无限遐想——“行之千里,跨越海洋,开启征程的我们就此步入这美丽的青岛五厂,一个专属于我们奋斗的地方。新一代的汽车人在这里开疆拓土,正是他们的血气方刚,不问异乡与他乡,正是他们青春奔放,在这片土地种下汽车产业建设新希望”。

可满足9000人的居住需求的青年公寓,青岛大学即墨附属学校、汽车公园、商业街、医院、商超等一应俱全……汽车产业新城以日益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吸引外来人才的扎根落户。放眼即墨区,能与其比拟的的还有一处已蓬勃发展了40年的老商贸区——如今的即墨国际商贸城。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外来商户白手起家,以骨血中的果敢和拼劲,在即墨站稳了脚跟。

“没有即墨服装市场,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要问即墨服装市场内哪家服装批发店生意做得最大?大多数商户给出的答案是“浩鹏思琦”品牌服装,整个B区三楼品牌服装经销区的商铺都是“浩鹏思琦”带头开发改建的。1997年,温州人潘建伟与即墨结缘,当时他在招远经营一家服装零售店,经常会来即墨进货。1999年春天,即墨服装市场扩大招商,潘建伟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举家来到即墨,在女人街做起服装批发生意。经过7年的勤劳打拼,潘建伟成立了山东浩鹏思琦服饰有限公司,走起自主品牌发展之路。

潘建伟介绍,浙商有属于他们独特的商道,说白了是抱团打拼、协作致胜。“做服装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会吸引更多顾客,我当时筹集了近百万元,承包了两条女人街,一边装修,一边给所有认识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劝他们来经营服装生意。”如今在即墨服装市场内已有千余家浙江商户“抱团取暖”,以“老乡带老乡”的模式闯出一片名堂。

新起点“高标起步”,塑造“品质即墨”的城市之美

“我对象在前面的汽车城工作,我也就跟着搬过来了,现在的小日子过得比在老家好!”2016年江爱萍随丈夫从菏泽市鄄城县什集镇搬到了龙泉,在靠近汽车城的汪汪泊村租了一套房子,正赶上龙泉街道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汪汪泊村成为重点打造的村庄。“这里以前就是一条废弃的沟渠,里面都是干枯的杂草,都没什么人靠近,现在改建成小溪了,还有音乐喷泉和垂柳,简直太美了!”江爱萍仿佛介绍自己的家乡一样讲解着汪汪泊村幸福广场的每一处彩石篱笆、古式牌匾、祥云村标、木质亭台......眼看两个孩子就要上学了,江爱萍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汪汪泊村特色农产品薯条,家家户户都会做,我也可以学学,或者轻松点找个农庄干点活,既可以贴补家用还自由。”

乡村美丽升级,城市建设提档,站在新起点的即墨主动对标青岛。其中,绿化提升工程便是“品质即墨”的基础工程之一。根据《“品质即墨”绿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今后3年,即墨城区四大出入口将量身定制绿化提升“套餐”,全力提升城市门户形象,让隐藏在城市角落、长期被忽略的微小空间里,也能“长”出了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口袋公园”。除此之外,即墨为提升城乡环境工作的精度,即墨使出“绣花功夫”攻坚克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GPS等技术打造“智慧环卫”管理平台,“织就”了一张环卫服务网络。目前,“智慧环卫”管理平台的覆盖率已达100%,惠及即墨1033个村庄、30余万户村民。

“生活环境美丽了,休闲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了,每天的心情都是轻松又愉快的。”在服装市场做生意的李慧这样表达着自己生活在即墨区的感受,“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已不复从前。10年前刚来的时候,每天下班后最多就是和爸妈一起看看电视,现在不一样了,下班后一般先去小区旁边的健身房,有时候也和朋友们去宝龙商场聚餐。”

李慧继续讲述着自己的“即墨故事”,动情地说:“我爸妈现在晚饭后,习惯去小区旁的公园跳广场舞,前段时间还代表我们小区出去比赛,生活经营得丰富多彩……他们感恩于这片让异乡人萌发情感的热土,让异乡的人们赢得更多的尊重,得到了更广的心灵归属……”。

 
-

-

头条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