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普|如何区分慈善与公益
    发布时间:2018-08-24

青岛新闻网8月24日讯 理论上而言,「慈善」和「公益」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但彼此又有一些不能混淆的核心差异。举例而言,传统的慈善行为更倾向于施舍式的资助。比如说,有三个人吃不饱饭,于是我拿出一些钱,解决了他们一年的吃饭问题。但一年后他们怎么办?可能我会继续资助,也可能会让他们另寻出路,这就是传统的慈善思维。」

「现在国内有不少的公益机构提供服务还是按照这样的思维:面对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就给当地居民发放现金;面对一个地区的缺水问题,就买矿泉水送过去。这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固然可以解决短期问题,在灾害性急难救助时也很有效,但是没法解决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沿用上面的例子。假设还是有三个人吃不饱饭,但另一个思路是分析他们吃不饱饭的原因,寻找问题的根源,看看究竟是因为整个社区的经济状况有问题,还是这三个人缺乏就业的能力或意愿,或是社会上存在对他们的某种歧视。找到问题本源之后,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源上予以化解,让这三个人的生活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公益」的思维 」。

「公益」思维是一种现代科学的解决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慈善」思维就该退出历史舞台。慈善思维除了在灾害性急难救助上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近些年也出现了新的转变。例如,更多的慈善家不把现金直接发放给需要的个人,而是资助从事相关服务的公益团体;或者自己成立基金会,孵化更多的公益组织。这些方式,通过「慈善」行为资助了「公益」事业的开展。」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者或者全职工作者是参与「公益」的行为,而捐款支持公益机构则属于「慈善」行为的范畴。只要是支持用「公益」思维解决问题的机构,就是在支持「公益」事业。一般来说,对于机构方而言,采用「公益」思维是更好的方向;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慈善」还是「公益」,都是可以选择的思路。」

 
主办单位:
青岛市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