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综合类> > 正文

生态为本 发展为要 中德生态园建国际一流生态园区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陈志伟 | 责任编辑: 2017-10-15 18:55:25

青岛中德生态园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合作生态园区,围绕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五大理念践行区、生态发展试验室”,建设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的中德两国利益共同体。园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低碳城试点、国家绿色制造国际创新园、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园区等多个国家级称号。

用好“三把尺”,画好生态之图

践行生态发展理念,开启“生态为底、标准为根、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园区建设新路径。

用好“标准尺”,找准路线图。坚持生态为底、标准为先,建立界定发展路线的生态标准体系。借鉴德国生态园区模式、评价体系及政策体系,结合园区定位和特点,围绕经济优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要求,提出了5大类、40大项、777个子项指标,包含31大项控制性指标、9大项引导性指标,其中6项为首次提出,取得了德国三大认证机构之一的TÜV NORD公司认证。形成了指导项目落户的设计手册、指导政府部门的操作指南、指导体系修正的统计方案等实际操作办法,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控制措施。设置开发建设的绿强度、碳排放指标的“天花板”,推动数据化衡量,指路未来发展。据测算,建成后的园区万元GDP能耗将达到0.23吨标煤/万元,碳减排率为64.6%,达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用好“规划尺”,画好设计图。坚持高端定位、生态布局,打造科学完善的绿色规划体系。立足园区自然基底,引进德国gmp、欧博迈亚、SBA、DGNB以及中国同济大学、中建院等国内外一流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园区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交通、市政、能源、城市设计、生态景观、绿色建筑、道路交通解决方案等30余项规划,向上承接生态指标体系,向下指导园区开发建设。加强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根据规划区自然本底特征、生态敏感性分布情况,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实行每年度常态性评估、三年中期评估、五年全面修正评估,及时对规划的时效性、科学性等进行评估论证,建立了“编制—实施—反馈—修订”的规划评估机制。

用好“检测尺”,保证效果图。坚持静态指标与动态监测相结合,建立数字化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园区地理信息系统,搭建园区信息数据库。大面积开展园区自然本底、环境质量等数据监测和统计。针对园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等环境因素,委托专业资质机构,自2014年期连续开展环境指标监测,共布设监测点位65个,采集各类指标数据500余次,分析数据近6000个,科学确定环境承载能力,强化空间布局管控。环境监测不仅促进了标准体系和规划要求的落实,而且受到了跨国投资企业的认同。通过开展项目选址地土壤质量检测等措施,世界500强德国大陆集团经过2年多项目全国选址后,最终因园区良好的生态政策,确定将其汽车配件项目落户园区,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护好绿水青山,展现生态之美

坚持低强度开发,保护地理地貌。在建设开发中,避免大拆大建、大挖大填,充分利用原有地貌肌理,保证区域原有地貌和肌理保护比例≥40%,城市次干路原地形利用率≥50%,城市支路原地形利用率≥70%,保护好山脉、水脉、路脉。针对原来山区采矿场造成的破坏,采取断层修补、增植补绿等方式,修复龙斗山等严重损毁山体6处。2017年7月21日,为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国际欧米勒钢琴公开赛开幕式(欧米勒钢琴音乐节)在中德生态园市民休闲空间隆重举行,取得了热烈反响。市民休闲空间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区域内最大高差约15米,最宽处353米、最窄处96米,规划建设难度很大。为此,园区采用低强度开发理念,运用线条叠加的手法,顺坡借势,南部高地打造主题公园,北部基坑改造水景园林,同时大量采用透水铺装、水流控制等技术,成为集绿化景观、市民休闲、演出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公园。

坚持生态化改造,保护自然水系。实施河道生态防护,自然净化水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水源保护及湿地350余公顷,修复山龙河、山王河、九曲河等重要水系3条,小型水库及塘坝24座。改造提升河洛埠湖,打造滨湖生态公园,成功申报并举办2017国际航模公开赛和中国航模锦标赛。山王河公园规划面积约12万平米,其中河道面积约1.5万平米,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建成。原河道因靠近村庄,水质恶劣、污染严重,汛期时常发生河水漫灌,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为此,公园设计建设借鉴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等先进经验,统筹规划原有水系、涵洞及其与周边村庄、道路的关系,对整体水位、岸线、地形、道路、植被等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地形整理和植物设计,利用原有水塘及周边湿地进行滞蓄降水,削减洪峰、净化水质,进一步提升了湿地的生态提升作用。遵循“循环利用,低碳环保”的原则,广泛使用磨盘、枕木、旧瓦等废旧材料,通过生态、科技的建筑手段,将昔日的漫流沟,变为今日的青翠河,建设成为一流的湿地公园、显著的生态地标。

打造田园环境,保护好绿色家园。围绕建设美丽宜居的绿色生态区,规划产业用地40%、绿地面积40%、居住面积40%。园区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300米见绿地,500米见公园”。启动生态园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对山林、水源、湿地等明确保护范围,划定林地保护面积达150余公顷。在保留现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植被林相改造,广泛采用本地物种,引进高山杜鹃等宜居物种,丰富了植物品种、绿化层次。结合商住区、工业区建设,鼓励厂前屋后栽种补绿,推广生态绿篱,逐步替代水泥墙、铁栅栏,建设绿色厂区、绿色街区、绿色社区。对建设场地内的古木名树进行保护,原有大树尽量原地保留,避免移植。与同济大学合作,引入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CIM技术,可对数据录入区域内树木进行定位识别,实现了每棵树的“数字身份证”。

打造鸟类天堂,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鸟类等动物活动区域保护,依托抓马山、老君塔山、门楼山等,构建区域性生态廊道,预留生态廊道宽度约1500米,起到了保护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涵养湿地、封育山林,保持园区内鸟类食源树种不低于30%,多样性的植物群落优化了生态环境,扩大了动物种群食物来源,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白鹭是我国的珍贵鸟类之一,对生存环境要求高,且我国北方分布较少。近年来,随着园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园区吸引了白鹭、鹬鸟、翠鸟、戴胜、角枭等众多鸟类安家落户,再现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如诗美景。

创新建设理念,打造生态之城

推行绿色节能建筑。积极引入德国DGNB、被动房等绿建标准,在园区内规模化推广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实行园区内100%绿色施工、100%绿色建筑,目前,已开工建设近2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其中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三星级比例超过60%。德国中心获德国DGNB可持续建筑金奖、国家绿建三星等级设计标识双认证,并获国内建筑最高奖——鲁班奖。

福莱社区是园区内最大的村庄改造工程,承载着16个村庄2700余户居民的安置工作。项目用地面积约为38.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7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8亿元。居民住房大多搭建在山上、河边,很多是石头房、危旧房,出行不便、生活不适,大多是旱厕,生活垃圾处理不集中、不及时,既不环保又不卫生。新建的福莱社区,以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为标准,采用了高效照明、能源应用、智能控制等多项新方案,配套商业网点、地下停车、幼儿园、农贸市场等设施,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居住生活水平。2017年,福莱社区等项目获评山东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发展装配式建筑。利用废旧集装箱和被动房技术建设低能耗及零碳房屋,中德创意设计基地项目、亚洲足球基地等项目均采用废旧集装箱装配建设,目前已完工。2015年7月,中德生态园在汉德D-Zone—中德创意设计基地项目启动了首个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集装箱模块化组合公寓项目,同时也是青岛市最大的单体模块化建筑。中德创意设计基地集装箱模块化组合公寓项目为两层集装箱模块结构,由68个40尺高柜集装箱、8个40尺普柜集装箱、72个20尺高柜集装箱模块和部分室外装饰工程组成,建筑面积3543.40平方米,全部利用废旧集装箱体,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单体建筑在采用钢结构的同时采用了BIM技术,耐火设计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可容纳约130人居住办公。2016年1月,顺利通过了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组论证。2016年12月,中德生态园装配式建筑等16项可持续发展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首个园区级绿色生态建设标准体系。

推行绿色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综合利用。启动了新能源地源热应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及泛能网等有关示范项目的建设实施。与美国高盛AOC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集团等国内外企业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统一管理园区光伏发电项目资源。建成太阳能、地源热能源系统7102KW,为15个社区居民及德国企业中心入驻企业提供可靠的生活热水。采用PPP和特许经营模式,建设国内首个泛能网项目,实现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目前已完成能源运营管理中心和三个子站建设,实现全国首例园区型泛能网网络化运营,供能面积60万平方米,进入冬季供暖零耗煤新模式,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据测算,建成后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4.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6%,综合节能率为50.7%。

推行绿色市政。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研究落实并应用推广排水降噪路面、下凹式绿地、多集成公用设施等10余项创新型生态措施,建成生态园9号线、富源2号线等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透水铺装(排水降噪)路面约21公里、总面积8.5万平方米,建成下凹式绿地约3万平米,园区“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成套建设技术”,获交通部重点科技成果予以全国推广。打造世界领先的生态城市,与上海同济大学、德国弗莱堡集团合作,规划区域2.5平方公里,建设中德未来城,主要生态和智能指标超德国现代新城,计划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由开放初期"三通一平"之后的"加法",到按生态城市要求的"减法"。"减"掉雨水管线,实行自然蓄积净化和循环利用方案;"减"掉污水管线,实施中水回用和生物质能源利用;"减"掉集中供热,实施非化石能源分布式供热,并按照德国DGNB绿色认证体系进行区域认证,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意义的未来新城。

今年3月份,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参观后表示,"对青岛中德生态园前景最为看好,这里有德国的情景、特色、标准"。

培育绿色新动能,厚植发展之基

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培育生态高效新动能。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大力发展和引进高端产业、未来产业,增强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发掘绿色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4+N引领产业体系。

严格项目准入。发布《青岛中德生态园工业项目落户条件指导意见》,坚持“三不要”,即达不到指标体系标准的项目、不符合绿色产业目录的项目、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不予准入,建立项目准入机制和审批流程,对拟引进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对拟引进项目重点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核心竞争力评价、能耗效能评价,着力引进高端产业链和产业链高端企业,着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

构建亚洲领先的被动房基地。着眼万亿级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两国总理见证签约要求,率先引进国际被动房技术。2016年,首届亚洲被动房大会在园区召开,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建成并通过德国PHI权威机构认证。2017年,7万平米被动房示范社区主体完工;推动新风热回收等关键技术突破,形成研发、设计、建设、材料、关键设备等全套产业链。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中心是亚洲最大的综合型被动房建筑,也是国内首座严格按照德国标准建设的被动房。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27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近千吨,能耗只有传统建筑的1/5,比我国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还要节能90%以上。

构建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落实《中德联合行动纲要》精神,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进行有机结合,获选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被授予国内首家智能制造灯塔园区。西门子首个海外工业4.0研究院迁入园区运营。国内首个家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海尔智能制造研究院建成,9月份正式启用。总投资80亿元的海尔智能工厂一期建成投产,总投资13亿元海尔滚筒洗衣机智能工厂主体完工,总投资10亿元的磁悬浮空调项目投产达产。

我国能源总消费中建筑能耗占比超过30%,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40%。海尔磁悬浮空调机组采用磁悬浮技术,实现了无油运转,可实现节能50%、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并具有免维护等特性。智能制造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推动了绿色新产能的提升。

构建世界级的基因组学和生命健康基地。依托世界最大的基因检测机构、国内唯一的国家基因库承建运营单位——华大基因,建设世界规模最大海洋基因库,成立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助力青岛成为“海洋强国、健康中国”的领军城市。目前,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参与科研成果已先后在国际顶尖期刊GigaScience、顶级科技刊物《Science》封面刊发。今年6月份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会成立,9月份启用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并组建国际海洋基因联盟,年内建成国家海洋基因库一期,“三库两平台”(活体库、样本库、数据库,基因读取平台、编辑平台)同步建成使用,入驻科学家200人以上。未来3-5年,华大基因将在中德生态园内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基因库和跨组学研究中心,海洋水生物基因检测和存储量达到世界第一,以生命科技推动生态发展,打造海洋生物的“种子银行”和“诺亚方舟”。

构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大陆康迪泰克、开利等世界500强项目,总投资7000万美元的世界500强德国大陆汽车部件项目9月份主体建成。总投资6亿元的奥德隆石油工程投产,其生产的采油机减速器全球第一。总投资3.5亿元的蓝科途新能源项目11月份主体建成,建立国内首条锂电池隔膜示范线,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隔膜装备市场的垄断。总投资30亿元的力神动力电池项目12月份主体竣工。总投资1亿元的希恩和汽车智能机器人项目11月份开工。总投资1.75亿元的朗进新能源12月份开工。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