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昌盛日电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刘汉锋 张力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7-01-19 14:23:13

青岛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7月19日上午,习近平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考察蔬菜香菇种植大棚。左一为青岛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总经理王泉。新华社发    

    青岛新闻网特派记者 刘汉锋 张力伟 宁夏报道

    “感觉你现在比照片上白多了!”

     在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树立着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走访园区的巨幅照片。照片上,青岛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总经理王泉站在总书记右侧,一身工装,黑黝黝的脸膛上满是笑容。

    “去年在工地上忙活,确实晒得很黑,见到总书记那会其实已经好多了,不过没有现在白!”12月16日,刚从迪拜出差回来的王泉接受青岛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笑着说。    

    一次特殊的汇报 

    对于即将过去的2016年,王泉说,最难忘的就是见到了总书记。

     7月19日,前往宁夏调研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走进了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科技大棚,与在园区工作的贫困户聊家常,详细询问他们的就业生活状况。

     总书记察看了两座大棚,身为园区负责人的王泉一直陪同,他还向总书记汇报了企业的扶贫模式:“农户依托企业做好技术保障、打开市场销路。”

     总书记握着王泉的手说:“这里的扶贫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当地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好推动作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王泉连连点头。

    时至今日,王泉在向青岛新闻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况时,仍难掩激动。“真的特别高兴、兴奋!”王泉说,“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激励着我们把产业发展好,把扶贫工作做好!”  

青岛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12月16日,王泉向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园区扶贫情况。

   一个和县领导互拍桌子的“犟人”   

     王泉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今年41岁,微胖,再加上头上点点的“雪花”,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不少。他说起话来语速很快,眼睛不算大,但特别有神。用青岛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运营经理杨广平的话说:“不怒自威,眼睛放光!”

     “从去年5月启动到9月项目落成,再到项目磨合,几乎天天泡在宁夏的项目上。”王泉说,“操了不少心,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就是想着赶紧把项目建完,运营起来。”

     王泉说的“算不上什么大事”,在杨广平眼里,可有另外一种说法。“园区的农业项目2015年5月开建,必须赶在年底前完成,不然会错过一个种植季。当时压力其实挺大的。”他说,“政府也着急,想让项目赶紧完工,好让村民进园区工作,闽宁镇的领导三天两头来,原隆村的干部天天来,催得特别急。”

     欲速则不达。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进展缓慢,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的总经理连换了好几个人,后来王泉“临危受命”,赶赴宁夏。

     企业急,政府急,压力又大,双方沟通时“擦枪走火”就难免了。“但谁也没想到,王总刚上任没几天,第一次见县里来的领导,就跟人拍了桌子。”杨广平说,去年5月,时任永宁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满宏到工地察看项目进展,一个说企业推进慢,一个说政府配套不及时,很快便吵了起来。

    “只要把配套建好,我保证项目按期完成!”王泉拍着桌子说。    

    “你的要求我应下,你必须说到做到!”满宏拍着桌子回应。

青岛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温棚一角。    

    一个逼出来的项目

    第一次见面就和县领导拍了桌子,也让项目人员见识了这位新领导的“范儿”。

     “我们这个产业园是干出来的,更是逼出来的。”杨广平说,“王总与县领导拍桌子后,立即展示了他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根据项目进展,倒排工期,比如一个小节点工程,王总会问‘一周能完成吗’,如果回答能,王总就说:‘给你5天!’若是完不成,立刻开罚单。”   

     “去年夏天,王总带着我们赶工期,几乎天天凌晨两点以后才能休息,做建设规划、采购材料等等,稍有松懈,他的‘火’ 蹭一下就上来。”园区招商经理赵永亮说,王泉几乎和项目上的每个人都“干过仗”。

     在王泉的推动下,银川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期项目于2015年9月完工,比预定工期提前了两个月。“别小看这两个月,早一天完工,村民们便能早一天进园区挣钱!对村里来讲,这真不是小事。”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说。

     今年12月19日下午,青岛新闻网记者在永宁县政府见到了已经转任永宁县人大副主任的满宏,谈起去年的拍桌子,他笑着说:“真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干仗’了,现在来看,没有当初的吵,就不可能这么快把项目建完。”

     对于王泉,满宏这样评价:“这个人有一股犟劲,从来不说‘不’字,说到做到。我们现在成了很好的朋友。” 

青岛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香菇棚成为村民争相承包的“香饽饽”。

    一次震动全村的“工资卡事件”

    在原隆村,王泉还有一个“事迹”至今仍被人谈起,这件事让大多数原隆村村民见识了这位青岛人的犟脾气。

     工资打到银行卡上,对于城市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但对于刚从大山走出来的许多原隆村村民来说,可就是新鲜玩意了。

     “去年,当我们提出将园区工人的工资打到银行卡上时,在村里引起了一场地震。”王泉说,“村民极其不满。”

     有的村民直接找到王泉说道:“干一天活就得给一天钱,等到月底结算,万一不给钱怎么办?万一你们跑了怎么办?”搞得王泉哭笑不得:“几亿元都投进去了,我们哪能跑啊!”

     后来,村民们直接闹到了村里,让村干部出面,硬要“现场结算”,“工资卡事件”让园区和村民第一次产生了巨大分歧。

     “这也不能怪村民们,很多人刚走出大山,对新事物缺乏信任感。不瞒你说,很多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银行卡。甚至不相信从一张小小的卡片里就能取出钱。原先在山里,他们挣的钱都放在家里。”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说。

     村民们步步紧逼,王泉寸步不让。“我们做产业扶贫,得设法改变村民的观念,让村民们接受现代理念,比如按时上下班、工资打到卡里等等。长远来看,园区好管理,对他们也没坏处。”王泉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园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挨个做工作,并手把手教村民使用银行卡。“我虽然有些犟,但我理解村民,也尊重他们,所以我们耐心地去跟他们解释。”王泉说。

     后来,“工资卡事件”圆满解决,而这也让村民对园区更加信任。“今年初,我们拿出80个大棚让村民承包,结果130多户报名。根据公司规定,包棚的钱要收获季结束后才能结算,比如香菇棚,周期为5个月左右,但村民们不在乎,抢着包。这说明村民们已经认可了这个园区,完全信任我们了。”王泉说,“看到这一幕,我就认定,这个项目成了!” 

青岛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青岛昌盛日电银川光伏农业产业园里的农业科技大棚。     

    一张遍布87个地市的扶贫图

    如今的王泉,还有一个身份,昌盛日电全国园区的招商总经理。他向记者介绍了昌盛日电在“光伏+农业”项目上的雄心壮志。    

    “我们‘光伏+农业’的发展模式已在山东、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云南等28个省、市、自治区的87个地市落地,布局百余个千亩级以上光伏农业综合体。”王泉说,目标不仅仅是帮当地农民脱贫,这只是第一步,今后还要带领他们致富。

    王泉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我们做过调查,很多农村贫穷,就是因为缺少产业。没有产业,留不住人,创造不了价值。”

    为此,昌盛日电制定了一个四步走战略:先落户园区,输入产业;第二步带动周边居民参与,自己种大棚或者创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圈;第三步则在产业基础上,发展加工、物流等产业;最后,经济发展、人才聚集,新农村破茧而出。

    “我们这么做是有底气的,底气就是来自我们的创新模式。拿银川项目来说,光伏发电每年利润数千万万,但农业前期投入周期较长,我们可以用光伏发电挣的钱反哺农业,给农业发展打好底子。等到农业项目见效,利润就更高了。”王泉说。  

    青岛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光伏+农业”的模式让昌盛日电迅猛发展,家底越来越厚。在今年的第六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大会上,昌盛日电荣获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自主创新奖、2016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两项殊荣。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