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青岛社区 > 正文

我国历史上康熙朝的“活吕布”王辅臣

来源: 作者: 2016-03-23 10:43:10 字号:A- A+

  清康熙朝曾任平凉提督的王辅臣,以军功起家于明末清初风云动荡之际,后来又参与吴三桂发起三藩之乱,反清又降清,降清复反清,反后又再降。时人以其特征,称呼为“活吕布”。不过,王辅臣最初得吕布之名,并非因为反复多变,而是冲杀于千军万马中所向披靡,其勇不减温侯吕布。

  一

  王辅臣,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仆佣的孩子。时值天下大乱,干脆参加了李自成农民军谋个出路。1644这个甲申年的春天,大顺军一路所向无敌,短短几个月就占领了大明帝国整个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大部分疆土。明大同总兵姜瓖顺应时势举城而降,王辅臣由此拨划到姜瓖属下。转瞬间,大顺军一溃千里,异军突起的满洲辫子兵势如旋风席卷中原。姜瓖遂杀掉大顺将领张天琳,又举城投靠清兵,王辅臣亦随之降清。

  投清未久,姜瓖认为满人兵不刃血而占据大同要冲之地,却对他有功不赏,还屡受训斥,心怀愤懑。未几,故明投清的一些军事将领纷纷反正,声势甚大,立足未稳的清政权似乎有点糟糕。姜瓖又自称兴汉大将军,以大同为根据地,联合三省十余支地武装力量,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王辅臣始终追随鞍前马后。

  姜瓖兵败被杀后,清军统帅英亲王阿济格忆起敌方有一英俊将领,黄马白袍,于乱军中冲突奔驰,十荡十决,勇猛无俦。阿济格麾下八旗劲旅都是自关外打到关内的百战精锐,遇到此人竟纷纷辟易,“莫有撄其锋者”。英亲王爱惜英雄好汉,不但不杀,反曲意招降,携进北京,抬他入了旗籍,授以侍卫之职。由是,王辅臣武勇之名播于京都,“都中满人无不以一识马鹞子为荣”。“马鹞子”乃王辅臣的另一绰号。鹞子,是体型较小的一种猛禽,凶猛剽悍,来去如电。

  后来王辅臣授职云南,在平西王吴三桂藩下做武官。云南迤东土司造**,辅臣奉命招讨,亲身踹营,连下城寨9座,只手擒获敌酋而归,更是威名远震。加之他面孔白皙,长身玉立而眉如卧蚕,酷似世上流传的温侯画像,又得了个“活吕布”的名号。

  吴三桂对王辅臣惺惺相惜,相待有如子侄。王辅臣这个人,对上谦恭,对下宽仁,治军严明而能身先士卒,部属有了功劳,从不揽而自居,总是公开表彰和奖励。所以能得到上司赏识,士卒爱戴。朝廷下旨将王辅臣调离云南,担任平凉提督。吴三桂怅然若失,送了一程又一程。临别拉着他的手流出眼泪:“我知道你从不吃空饷,可是你家人口多,云南到平凉万里迢迢,何堪路途艰苦?”拿出白银二万两,送他以为川资。

  二

  康熙十二年(1673),平西王吴三桂悍然而反,天下震动。吴藩毕竟经营多年,兵马雄壮,西选的官员遍布天下,互为爪牙。不安于清朝统治的各派军事力量固然对吴三桂葫芦里卖的药心照不宣,合力反清的第一目标却同当前政治需求一致,异梦是以后的事,先同床再说。是以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吴三桂马鞭所指,攻则必克,战则必胜,瞬间糜烂数省。王辅臣是平凉提督,驻节在陕西,陕西为天下之脊,又被比喻为京师的左臂。吴三桂以过去和王辅臣情同子侄的缘故,派遣辅臣在云南时的心腹旧部汪世荣携亲笔书前去策反。

  不料汪世荣一到,王辅臣丝毫不念旧情,当即五花大绑,派儿子王吉贞连人带信一道解送京城,汪旋即被处死——之所以派儿子去北京,乃是一个坚决不叛的姿态。康熙果然把王吉贞留在京师做官。

  按清制,提督已是专制一方的从一品武官,有封疆之寄,不愿舍此就彼原易理解。但衡之人情,度以事理,何至于把事做得这么决绝?原来,王辅臣离开云南前,已同平西王有嫌隙在先。

  一次,王辅臣出征云南镇雄一带的乌撒蛮族,众将领在一马姓总兵军营中聚餐,酒酣耳热之际,辅臣忽见自己饭碗里有一只死苍蝇。那做主人的马总兵驭下酷虐,部下有过,动辄用一根木棍杖责,曾以细微的过失,棍下打死过人,得了个诨号“马一棍”。王辅臣就为人而言,是比较厚道的。他出身仆佣之家,对社会底层充满理解和宽容,并不想伙夫因之受到责打,放下饭碗作罢。不料有个王总兵眼睛很尖,尖叫着指向王辅臣饭碗,辅臣哈哈一笑:“我等枪林箭雨走出来,出百死,得一生。便有苍蝇,我亦吃得下去。”意在一语掩过此事。偏偏世间蠢物甚多,这个王总兵生性不解人意,非要打赌看他是否真的能咽这团据说是高蛋白的东西,辅臣因话已出口,居然强撑着连蝇带饭一口下肚。一旁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扑哧一声笑了:“人与兄赌食死蝇,兄便食之;若与兄赌食粪,兄亦将食粪耶?”这个递进逻辑的假设使辅臣勃然大怒,起身斥骂:“你自恃是平西王的子侄,敢当众羞辱我!人家惧怕你们吴家子子孙孙,我却不怕!且看我如何掏出你吴家子孙的脑髓,嚼其心肝,挖其眼睛!”随手一拍,桌上酒杯饭碗应声而碎。再一拳砸在酒桌上,啪嚓一声,桌子四足齐折,其神勇可畏。左右侍从的兵丁和将校多达百人,包括东道主马一棍和惹祸根芽王总兵在内,皆骇然辟易。再寻事主吴应麒,早已先众人之溜而溜。

  次日酒醒,王辅臣就同吴应麒进行了和解。但此事却辗转传进平西王吴三桂耳中,话经多人之口,往往就会走样,吴三桂听到的版本是:王辅臣使酒骂座,扬言吴三桂算个什么东西,早晚有一天要啃平西王的脑子,嚼平西王的心肝,挖出平西王的眼睛!由是吴三桂对辅臣有所疑忌,冷淡了下来。一次,借一个军需官之口传话:“你王辅臣跟吴应麒少年兄弟间喝酒吵闹是寻常之事,便厮打起来也无妨,谁又不是妇女有了私情怀孕,怕被打掉了胎不成?只是何必牵扯上老夫?别人岂非要背后掩口笑话我说‘吴三桂这个老头,平时对王辅臣爱如掌上珍宝。王辅臣却恨得要吃他脑髓呢’!这岂不是使人寒心?”平西王爵位再高,脑髓也非大补,王辅臣吃它作甚?显然旁人的挑拨已生根芽。辅臣闻之闷闷不乐。明里埋怨平西王毕竟偏向自家侄子,私下里明白,吴三桂对人外示宽厚豪迈,内心阴毒忌刻。这番是非一出,自己在云南永无出头之日,没准还会有不测之祸。转任平凉提督,正是他托人说项,四处打点的结果。吴三桂也确实是人中枭雄,王辅臣这只鹞子已经碧空万里去不可留,不妨反倒施以厚恩,一来显示王者的宽厚,二来以结其心,为异日缓急做打算,是以有前文赠金流泪的种种姿态。

  三

  然而,树虽欲静风却不止。王辅臣虽无背叛朝廷的初衷,无奈形势强于人,很快就又卷入其乱如麻的变局中。

  新任负责统帅西北军事的经略使莫洛和辅臣素来不睦,却和辅臣所交恶的甘肃提督张勇关系良好,上任伊始,就对辅臣表现出不友善。莫洛曾任山西、陕西总督,正派清廉,但刚愎自用,眼高于顶,缺乏大人物的襟怀气量,对王辅臣的部队处处歧视,终于激起兵变。因为粮饷马匹分配不公,王辅臣的副将邵苓芝怨气冲天,领兵冲击八旗军营,仓促中莫洛咽喉中箭身亡。莫洛是康熙倚重的大臣,在西北战场上特许“巡抚、提督以下各悉听节制,文武各官由他选用,吏兵二部不得从中掣肘”,俨然代表着皇帝行使权力。王辅臣本来就有“历史污点”,此事一出百口莫辩。凝神思量,扯龙袍是死罪,打太子也是死罪,何妨扯烂龙袍,打翻太子,再踹上三脚?箭已上弦,岂容不发?长叹一声,率众呼啸而叛。吴三桂闻讯额手相庆,封之为镇西大将军。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王辅臣受不了莫洛的窝囊气,幕后授意了这场兵变。《八旗通志·莫洛传》的记载是,辅臣亲自鼓噪上阵,攻击莫洛军营。萧一山的《清代通史》也沿用这种说法。

  王吴合流,吴三桂派大将王屏藩去甘陕给王辅臣当助手。王屏藩在吴三桂帐下最善用兵,二王相辅相成,声势更张,几个月功夫,清廷在西北战场上连丢十几座城池。清军尤其对王辅臣的骁勇惮之如虎,一次对垒,辅臣单枪匹马追杀清军主将定西大将军董额,独自一人连闯清军联营13座,诸将相觑胆寒,没有敢冲出来对阵厮杀的。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金赫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