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综合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李沧区发挥主人翁作用 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

来源:-- 2014-09-10 14:27:32 字号:TT

    李沧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辖11个街道办事处,面积99平方公里,是青岛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各类生产经营企业3000余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220家,约占全市总量的1/4,面对监管面积大、监管企业多、传统监管力量薄弱的形势,易存在监管不到位和漏管等问题。通过反思发现,长期以来安全生产监管形成一种自上而下导向,即政府部门查找隐患,企业负责整改,再由政府部门督查整改情况,但作为安全生产直接利害关系者的一线职工很少参与进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要求,李沧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一线职工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为了一线职工、依靠一线职工,在自上而下监管的基础上,落实职工的岗位安全职责,积极探索一线查找、一线反映、一线解决的监管模式,形成一线职工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安全生产格局,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连续三年实现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双下降,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了职工、企业、政府、社会多方共赢。

    一、转变理念,发动一线职工主动查找问题

    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首先要让职工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一是加强宣传触动到一线职工。区、街道安监部门定期深入企业、班组、岗位开展通报、宣讲活动,面对面通报安全生产事故概况,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遇有外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随时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通报教育,敲响每个一线职工的安全警钟,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自己的事情。今年以来共开展“送安全”宣讲20余次,如针对“5·11”黄岛挡土墙倒塌致18人死亡事故,在全区企业开展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职工参与热情高涨,提报相关安全隐患35处。针对“8·2”江苏昆山粉尘爆炸事故,在全区开展粉尘爆炸企业隐患排查,职工提报隐患10余处。生动的案例、人本的关怀,提高了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职工变传统的“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由原来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转变为我要管、我该管。

    二是强化培训落实到一线职工。在全区企业开展“查身边隐患、保人人安全”安全培训活动,发动企业开展“厂级、班组、岗位”三级培训。并创新方式,采取专家讲、职工说、大家评、企业改等措施,增长职工安全法律知识,明确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教育一线职工掌握事故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明确哪些是隐患、怎么查隐患、查出隐患怎么整改,全面提升一线职工发现隐患、上报隐患的能力,使职工转变为我会管、我能管,实现“自我安全”基础上的“公共安全”。

    三是征求意见深入到一线职工。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街道属地监管”的原则,各监管主体从不同层面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交流。李沧区打破原有“我管你”模式,邀请一线职工参与“安全关系你我他”探讨,为监管部门、街道、企业挑刺,充分调动一线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社区、企业职工之家等基本载体,区总工会各分会每月举行一次职工代表座谈会,听取职工意见,及时反馈给街道、部门、企业,让一线职工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生产保护对象,自身有安全话语权,确保职工能够制度化、长期化发挥一线监督作用,让职工转变为我愿管、我真管。

    二、健全机制,畅通一线职工反映问题渠道

    发挥职工监督效力,关键要提供一个畅通的问题反映渠道。李沧区独辟蹊径,鼓励职工争当查找排除一线隐患的“安全监督员”,自下而上打通监督新渠道。

    一是搭建平台汇力量。在全区开展以“查隐患、促和谐,反违章、保安康”为主题,组织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在企业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为发动企业积极参与,每年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题对全区企业负责人轮训一遍,并突出发动职工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红牌警示、黄牌警告和曝光制度》,要求企业完善隐患自查自纠制度,鼓励职工参与安全生产。为解决缺乏安全生产专业团队、专业技术的问题,区政府列出2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化工、建筑、机械、燃气、职业健康等行业11名安全生产专家,成立“安全生产专家库”,并依托专家库平台,开展隐患排查指导和专业技术服务。专家在青岛兴发消毒剂公司检查时,发现液氯储存间为敞开式,紧急状态下液氯吸收装置不符合规范要求。专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液氯储存场所实行“双隔离”防护措施,将液氯吸收装置改为塔式吸收,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为一线职工“送安全”,如在今年液氨整治过程中,组织涉氨领域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宣讲团,深入一线操作岗位,对员工操作进行现场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岗位技能。

    二是创新载体提效率。除利用传统的安全生产举报电话、职工安全信箱外,还利用信息手段,发动职工“随手拍”身边隐患,职工将本企业、本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相机、手机“随手拍”,将照片上传至区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网”。经管理人员后台审核通过后,导入区安全监管局“安全生产协会网”,经区安全监管局组织专家现场检查核实,对确认属实的安全隐患反馈至区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网”向社会公开并督促整改,保障一线的安全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上报。2014年5月15日,青岛环海松章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一名操作工通过李沧区安全生产协会网站反映:该公司使用的原料溴素有腐蚀性且有毒。公司以溴素作为原料,运输、搬运、输送等人工操作环节多,需要8个人同时作业,经常发生溴素灼伤皮肤或眼睛事故。区安监局根据职工反映的情况对企业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把职工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采取措施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5月29日,区安监局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企业已将溴素高位储罐改为地下储罐,2个人即可完成卸车操作,减少了工作环节和人与溴素接触的机率,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协会对发现隐患的1名职工奖励300元,区安监局对企业奖励20000元。

    三是双向奖励促共赢。一线监督的渠道要保证“通车量”,避免空而不用,用而不实。对此,李沧区变换奖励方式,变对举报人单方奖励为对举报人和企业双向奖励。全面优化一线职工发现隐患、举报隐患的工作机制,既消除一线职工的后顾之忧,又协调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实现职工、企业互利共赢。对核实的安全隐患,区总工会拿出20万元作为举报人奖励资金,按照隐患等级给予50-200元奖励;区安全监管局设立50万元“安全生产奖励资金”,对做到隐患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完成隐患治理的企业,给予1-5万元的奖励。2014年5月12日,青联股份有限公司冷库2名职工反映:现场职工操作室设在液氨机房内,使用普通玻璃间隔,且操作室内只配备1套空气呼吸器,不符合国家安监总局规范要求,一旦液氨泄漏和爆炸,会导致操作室玻璃爆裂,造成职工受伤和中毒事故,而现场只配备1套空气呼吸器,易造成施救不当扩大伤亡范围。企业2名职工将现场情况拍照并汇总后通过李沧区安全生产协会网站反映以后,区安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家成立工作组,同企业负责人座谈了解有关情况并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关心一线职工的安危,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限期进行整改。5月29日,区安监局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企业已将操作室移至机房外面,观察窗玻璃使用1cm厚的防爆玻璃,并采购了空气呼吸器和防护服,已按要求整改完毕,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协会对发现隐患的2名职工各奖励300元,区安监局对企业奖励20000元。

    三、多管齐下,保障一线职工监督解决问题

    发动职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安全隐患,职工有了参与积极性,也有了自下而上反映问题的渠道,还要保障他们能够监督隐患的整改。

    一是职工参加联席会议。在街道实施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安监、公安、质监、工商、消防、供电和城管等部门参加。邀请辖区职工代表参加联席会议,针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职工代表参与共同研究、分析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结合一线经验,提出有利于职工安全生产的整改建议。同时,将上次会议确定的安全监管责任和整改效果在会上通报,晒出联席会议的共同“战果”。今年以来,职工代表参加全区各类安全生产联席会议44次,极大地改变了“部门单管不彻底”的状况。

    二是职工参加联合执法。按照安全生产大检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各街道每月联合安监、质监、公安、工商等部门组织一次联合执法,邀请辖区内职工代表和区政府聘请的专家参加并监督执法过程,让职工了解政府整改隐患的有力措施,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51次,邀请职工代表500余人次,停产停业企业110家。如楼山街道奥润特工业园将厂房违规出租给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两家企业,街道得到消息后立即启动了联合执法程序,安监、质监、工商、公安、城管和供电等部门和职工代表、专家现场办公,最终工业园与两家企业解除了租赁合同。针对涉氨企业“小、散、乱”的情况,区政府决定在4个涉氨企业集中的街道开展集中整治,共组织联合执法检查7次,对2家企业停产停业整顿,对3家企业挂牌督办,对10家企业实施压力管道改造。

    三是职工参加整改评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结合隐患整改验收,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到一线了解企业整改情况,现场针对企业的整改措施、整改进度、整改效果进行逐项打分评议。另一种方式是整改情况网上公示。对职工上报和各街道、执法部门排查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在区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网”和区安全监管局“安全生产协会网”上全面公开,职工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对企业整改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整改情况不满意或情况不属实的,可在网站反馈意见,有关部门重新督促企业整改落实。通过邀请职工参加整改评议,使职工由原来被动接受整改结果的“观察员”,变成了主动审核整改结果的“评审员”,改变了以往整改企业对隐患整改效果“自说自话”的局面,提高了职工监督整改的实效性和参与度。

    四是职工参加安全监督。在企业生产一线设立劳动保护监督员,工作中全时段、无缝隙关注企业生产线,做到随时发现安全隐患,随时解决,从企业内部强化职工自身安全的监督。每天“班前会”上,劳动保护监督员结合工作岗位特殊时段和关键环节,分析和布置当天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最大限度地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内部监督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力争解决在生产一线、解决在企业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青联股份有限公司冷库的一名职工根据自己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提出了制冷系统安全泄压管高度不够,氨气集聚在周围易造成中毒等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同时将职工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的评选,与隐患排查整改相结合,对存在安全隐患或隐患整改不落实的班组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进一步提高了职工自我监督的责任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