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娱评:空叹一声“李小龙”,岁月深谷再无回音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07-22 13:07:00字号:TT

    7月20日是李小龙逝世40周年纪念日,拜祭这位“一代宗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献上华语功夫电影的辉煌,让“功夫”的金字招牌如同一束不凋落的阳光,永远悬照在他的墓碑上。可是,恰恰相反,如今功夫片却是内力难继,让人空叹一声“李小龙”,岁月深谷,再无回音。与其怀念,不如“思变”,当下的功夫片,因探索不足而缺少了制胜的招数。

    李小龙这颗巨星陨落,曾让中国功夫片元气大伤,但是,就算是李小龙在世,他现在恐怕也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因为在这个特效时代,“能打”已经不是令观众惊艳的“唯一”。好莱坞早已经偷师中国,通过动作捕捉等手段,将各种武术、格斗的元素加入影片中,再利用高科技进行包装,成为炫酷的卖点。连成龙都不得不承认,好莱坞的动作戏现在做得比中国功夫片还漂亮,中国人再怎么拼死拼活地打,也追赶不上电脑制作出来的“完美格斗”。

    当下中国功夫片已经不能靠“拳拳到肉”的硬拼去杀开一条血路了,汲取功夫片黄金时代的境界传承,对其进行“思变”,才是当务之急。其实,在李小龙之后,华语功夫片并非江湖沉寂,而是屡有惊喜。1978年,袁和平携手成龙凭借《蛇形刁手》一炮打响,从此创立功夫喜剧潮流;之后,又有1981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凝铸经典;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笑傲江湖》、《黄飞鸿》、《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等作品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古装武侠片重回巅峰;而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不仅致敬了李小龙,而且还以自己的喜剧风格再推新的武侠特色。

    回望银幕上的“武林旧影”,可以看出,成功的秘笈在于推陈出新,新的创意加进来,武侠的腿脚才不会苍老。正如袁和平所说,传统功夫片在大片冲击下,市场越来越小,功夫片只有加入新的元素才能重生,功夫电影才不会没落。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华语功夫片的创作者不懂武术的内涵,只凭借小聪明去吃前人的老本,打的功夫不够,就用各种元素来拼凑,让武侠片丧失了精魂,神散形滞。而武侠片的金色光阴,也就这样一寸寸地移开了,就像是永远做不到位的动作,创作者的血脉沸腾不起来,影像也打不到人们的心坎里去。

    文/本报记者 肖扬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