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李小龙逝世40年功夫片变迁大 真打还是特效?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3-07-21 00:08:00字号:TT


    6月26日,香港记者在“武·艺·人生─李小龙”展览记者会上采访拍摄。香港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0日起举办“武·艺·人生─李小龙”展览。收集到超过500件珍贵的李小龙文物,全方位展示李小龙的传奇人生。中新社发 洪少葵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张曦) 说到中国功夫片,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李小龙。7月20日,是李小龙去世40周年的日子,被称为“功夫片之父”的他,因为一身好功夫名扬四海,他的经典动作、黄色战衣仍然屡屡出现在银幕上,仿佛李小龙不曾走远。

  李小龙的辉煌,可以说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江山。他除了在电影里大打出手,还潜心研究各种武术,更创立了截拳道。

  成龙曾这样评价李小龙的第一部作品,“激动人心的打斗,像眼镜蛇的攻击一样快捷而致命。”

  在电影《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和罗礼士(空手道世界冠军)的那场打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业内人士点评说:“练过武的人都知道,李小龙的眼神气息、肌肉的状态,就是一个巅峰状态。”

  然而,回望他去世后的这40年,因为高科技的引入,功夫片关于真打还是特效引发了业内很大的争议,他的三位粉丝导演也从不同的方式用作品向偶像致敬。

  真打派

  王家卫:要求张震、梁朝伟习武

  1996年,王家卫在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时,偶然在一个火车站的报摊上,看到一本李小龙封面的杂志。

  当时王家卫就萌发了拍摄李小龙故事的想法,后来看到李小龙师父叶问的视频,决定拍摄叶问,也就是《一代宗师》。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还原当年武林的生态,王家卫从2008年年始,踏寻大江南北,拜访百余位民间功夫宗师,其中包括咏春、八卦、形意、通背、心意等各大拳派,收集大量资料。

  在《一代宗师》里,王家卫也要求演员真打,并让梁朝伟、张震、章子怡等人提前接受训练,张震更到北京拜王世泉为师练习八极拳,还未等电影上映,他就在2012年全国“神枪杯”八极拳比赛中,获得最后冠军。

  对于练功后拍摄功夫片的心得,张震曾说:“拍摄中所有的‘威亚’钢丝、高难度动作都是自己来完成,只有一个镜头使用了替身。这就是练功跟不练功的区别。”

  综合派

  周星驰:传统武功和现代化特效相结合

  作为李小龙忠实粉丝,周星驰在自己的多部作品里,都加入了偶像的身影。《喜剧之王》中,星爷模仿李小龙踢馆,复原了其经典的“连环八腿”动作;《功夫》里,他把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的白衣黑裤造型作为压轴,以此表达敬意;在最新的《西游降魔篇》中,舒淇饰演的段小姐在高老庄打的第二个人时用的擒拿手法,也是李小龙的著名招数。

  尽管打着致敬偶像的旗号,但周星驰在电影里并未做到真打,其中《功夫》里的电脑特效还十分明显,这个做法也曾引起质疑,“假打”是否能称为致敬偶像?

  周星驰对此的解释是:“李小龙电影有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有李小龙,李小龙的武功,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做得到。他可以不用电脑特效也能做出难以想像的动作。我和李小龙差太远了。我觉得《功夫》虽然注重电脑特效,但也有传统武功和现代化特效相结合的。如果配合得好,就会出现很棒的效果。”

  特效派

  冯德伦:充分利用高科技

  和周星驰一样,冯德伦也是李小龙的粉丝,他曾用执导的《精武家庭》向偶像致敬,并要求电影里全是真拳脚,当年冯德伦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能表现出中国功夫的精髓,所以特技用得就非常少,这样才能更体现精武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冯德伦在以后的电影中逐渐摒弃真拳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电脑特效,他执导的《太极1》和《太极2》更被称为“混血功夫片”,电影结合了当下年轻人的观念,融入了电玩、动漫等元素,而呈现了一个具有颠覆感的功夫世界。

  电影里,不仅男女主角有大力神掌,可以轻松飞檐走壁,打斗场面被设计成格斗游戏,杨露禅每次被打败,银幕上便出现了格斗游戏中“KO”画面,杨露禅在喷血倒地时还被加上了“血槽”告警提示。

  对于这样的改动,主演梁家辉也大呼“疯狂”,他说:“我听到冯德伦讲,他就是希望改变过去观众对动作片,或者功夫片的看法,尽量把很多现在年轻观众喜欢的元素都放在这个电影里头。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电影的进步。”

分享到:
-

-